新亚儒风沐香江:中国哲学的多元文化愿景

撰文: 01哲学团队
出版:更新:

是次活动更邀请到了扬名中外的沈清松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探讨有关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传承。

儒家思想乃是华人大众的核心价值观,更在历史上一直影响东方国家的文化与社会,而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一直被誉为当今的儒学重镇,而其一年一度的“新亚儒学讲座系列”在11月11日正式拉开序幕,是次活动更邀请到了扬名中外的沈清松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探讨有关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传承。

 

沈清松教授现任多伦多大学哲学系暨东亚学系的中国思想与文化讲座教授,其专长领域正是中国哲学、现代性与哲学以及比较哲学等课题,所以在这次一连三场的讲座中,沈教授分别以儒家哲学的“个人”、“社会”以及“民族”三个思想为题,呈现给香港听众多元化的儒学精神。

从灵根自植到相互丰富

 

最后一场“民族”层面的讲座则从中文大学移师至中央图书馆进行,在此沈清松教授也谈到了更多中国文化传统、民族以及国家的根源性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哲学在海外逐渐达成学术生根,学界成立中国哲学学、学会与刊物,进入学术竞争体制。而现在中国文化也面对全球化与后现代的冲击,以及处处有多元文化与多元离散团体共存的跨文化互动情境,所以沈教授以唐君毅先生在《论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一书提出的“灵根自植”为题旨,带出对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命反思。他指出,唐君毅先生的“灵根自植”不仅为海外华人点燃指引生命明灯,在现代社会也具有特殊的民族凝聚意义。所以沈教授更在讲座中尝试以“多元他者”与唐先生的“灵根自植”进行跨时代、跨文明的交谈,从而提出“相互丰富”的构想。从中华民族,沈教授在最后也谈到了中国哲学未来的发展动向,他认为前景十分有赖中国人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共同努力,方可使“国学”达致更高普世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