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笔记】亚里士多德(二):悲剧有净化作用?诗有教育作用?

撰文: 于千
出版:更新:

上文提到,亚里士多德尝试以回应柏拉图的方式,为诗人平反。诗是对世界的模仿,但诗并不如柏拉图所说,会危害年青人的心灵。但问题是,诗的作用到底是甚么?

【美学笔记】亚里士多德(一):模仿或许没如柏拉图说的坏

正如上一篇文章作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Poetics)的第四章说过,小孩以模仿作为学习的方法,而模仿确实是知识的来源之一。其后,他又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以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这看似简单的一句,是亚里士多德美学的要旨所在。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解释何谓“情感得到净化”,以致后人就不少理论和猜测。

亚里士多德:无与伦比、史上最多才最渊博的天才

“净化”的意思是甚么?

首先,“净化”(catharsis)一词不一定解作净化,它或许可以医学的角度来看,从而解作排泄。也就是,悲剧的作用或许是“借以怜悯及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排泄”。把负面的情绪排泄出体外,这似乎也符合了现代好些心理学的见解。或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模仿有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而他所用的例子是对一具尸体的绘画。尸体经过绘画后便不至过于呕心,从医学的角度,这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或许,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是伴随医学知识的考量?

亚里士多德像(Getty Images)

在科学革命的时代,以情感排泄作为诠释之方案一度成为了主流。原因主要是,情感净化过于带有宗教意味,在当时并不吸引。而现代研究亚里士多德美学的人,会把以情感排泄作为诠释的重要放在《政治学》(Politics)的第八卷,试图从中找到支持的根据。

然而,不管选择哪一个诠释方案,《政治学》的第八卷也是理解亚里士多德美学的关键之中。《政治学》的第八卷是他对柏拉图《普罗达哥拉斯篇》(Protagoras)的回应,讲各种艺术形式(包括诗)情感的教育。一些学者便认为,假如要谈及情绪的教育,便难以说明人情感排泄跟教育的关系。毕竟,假如情感可以像医学排泄般排出体外,教育的用处又是甚么?

【无睡意哲学】亚里士多德:整体先于部分 - EP13

诗人的道德情感教育

说到这里,可能便是亚里士多德美学的重点。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中便提及过情感教育,当中的一个论点是,负面情绪的宣泄只会使人的负面情宣更为恶化。一个愤怒的人试图以武力排解愤怒,最终只会使他更为愤怒。诗能教育情感,也能教育道德。因此,亚里士多德才会说,悲剧始于诗人的知识,悲剧所表达的,是关乎世界普遍性的述句,因此为人们提供了道德教育。

但说到诗人与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关系,便难免涉及比较复杂的论证。其中一个思考进路是先从反面去看,为甚么柏拉图会认为诗人所说的话都不是知识,而且还荼毒年轻心灵?这点笔者在介绍柏拉图美学时已经说过了,但这样可以略为补充一点。柏拉图把诗视为修辞学的其中一种,又在《高尔吉亚篇》(Gorgias)中对修辞学大为评击,把它说成是诡辩学者说服人的技俩。

柏拉图(一):艺术荼毒年轻人心灵?|于千

柏拉图(二):诗人只靠缪斯,没有技术可言|于千

柏拉图(三):画家绘画的,是模仿再模仿的世界|于千

修辞学与美学

亚里士多德自然不同意柏拉图。他甚至写了三卷本的《修辞学》(Rhetoric),说明修辞学的哲学地位(但他同意修辞学被立心不良的人使用会有坏的作用),解释诗人如何以修辞学的基本原则探讨关乎于行动的知识,继而提供道德教育。甚至说,诗人的修辞有如哲学论及,比历史家单纯的记事更有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本身就是非常复杂,读者只需知道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这个由柏拉图展开的传统,一直影响至今(其中因为,有“现代美学创立人”之称的鲍姆加登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说过诗跟修辞学的分别只是程度的问题,人的感官有时能完美展现自身,诗是一门“处理感官完美展现时的科学”;而修辞学则是一门“处理感官的不完美展现时的科学”)。下篇将略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与《修辞学》的关系。

鲍姆加登:美学作为哲学分支的滥觞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