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中的新本格推理——谈森博嗣《全部成为F》丨思兼

撰文: 思兼
出版:更新:
江户川乱步《二分铜币》日文版文库本封面

自从推理之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开始,推理就与科学脱不了关系。在《莫格街凶杀案》,以及其续篇《玛丽.罗杰之谜》中,小说一开始就用很长篇幅叙述这种“科学”的推理技巧。推理小说传入日本之后,在江户川乱步的《二分铜币》亦有诸如拆码逆推信息等技术的情节。推理与科学在出谜题与解谜题的相辅相成,一直使不少推理小说的结尾出人意表。

2014年动画《全部成为F THE PERFECT INSIDER》(すべてがFになる)亦是这种大量运用科技元素建构谜题的故事。动画改编自推理作家森博嗣的犀川&萌絵系列的同名作品,亦是该系列最为人熟悉的作品。《全部成为F》原作小说于1996年出版。森博嗣与撰写《杀人十角馆》、掀起新本格推理热潮的绫辻行人份属同期的讲谈社派系作家。拥有工程学博士学历的森博嗣,他小说中的谜题往往需要一定科技知识才能破解。例如《全部成为F》故事中的主要对手真贺田四季就是个天才程式设计师。

推理小说与其改编动画的亲和力一向不俗。究其原因,推理动画不少涉及凶案元素,满足到观众对血腥内容的需求;而且从设谜到解谜采用顺叙法,易于改编。除了长寿作《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以及《名侦探柯南》外,最近几年一直不乏推理小说改编作品:包括绫辻行人的《ANOTHER》,樱庭一树的《GOSICK》,西尾维新的《斩首循环蓝色学者与戏言跟班》,以及柳广司的间谍推理《Joker Game》,改编米泽穗信《古籍研究社》系列的日常推理动画《冰菓》等。这年代改编的,全部都属于新本格的范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年推理小说改编动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部成为F》故事中,真贺田四季的实验室在正常情况下是个受重重监控的密室,四处都有监视镜头。但当犀川教授上岛后,发现真贺田四季的尸体被切断手脚,并刚好在电脑系统失灵之际,在众人面前被机械人运出来。众人调查保安系统后,却找不到任何电脑系统被入侵的痕迹,电脑系统为何失灵成为了故事最大悬案。

故事谜底最终由犀川教授揭开:原来真贺田四季在写作业系统时,将小时以四个十六进制位记数,亦即系统时间可以处理的最大数值是65535。当电脑数了六万多小时后(亦即七年多后),于凶案当日电脑系统就会因为处理的日期数目超过最大值而失灵。程式就会“自然”地出现错误。由于是程式内部问题,所以并无法侦查到任何入侵或破坏。动画名称《全部成为F》的意思正是:当电脑系统数到65535(十六进制表记为FFFF)那刻的状态。

然而电脑系统即使当机,监视镜头仍然运作,为甚么没有照到任何有关凶手的犯案经过呢?原来四季将实验室系统的时钟调快了一分钟。当电脑更换作业系统,实验室时间与外界正确的时间同步时,新的监视镜头影像就会根据新的时间覆写旧档,新的录像就会取代她逃走时这一分钟的录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有关《全部成为F》的内容(含剧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部成为F》于1996年出版,并赢得首届梅菲斯特推理文学奖。以1996年的科技水平而言,涉及到电脑知识的推理小说称得上绝无仅有。一方面,《全部成为F》的凶案环境其实非常古典,真贺田实验室正是本格派常见的密室杀人故事;但另一方面,因为混合了电脑编程概念,使推理多了种未来的真实感,这正是岛田庄司提出要“解答理论科学化”的新发展方向。他在《21世纪本格宣言》之中,他认为未来的新本格作品应该糅合电脑、网络、脑科学等新科技元素。在“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中,他也多次坚持推理科幻化的主张。《全部成为F》正是先行者。

《全部成为F》的凶案环境非常古典,真贺田实验室正正是本格派常见的密室杀人故事。但他亦有继承自《杀人十角馆》开创的新本格推理的第二大特征:叙述性诡计。叙述性诡计意思是,故事有意引导读者或观众错信人物(或者人物关系),令读者混淆,无法很容易地在故事中段就猜到谜底。叙述性诡计在动画用得尤其明显:动画有意将十四岁时的真贺田四季的回忆,和真贺田四季的女儿并置起来,让我们认为他们两个是同一人。

《全部成为F》继承了自爱伦坡以来推理小说,以科学为中心建立谜题、解决问题的做法。虽然我们一般不会将推理归类为科幻,但推理中的科幻元素,对现实犯案处境以科幻的方式梳理,却会一直继续为读者带来惊喜。然而鉴证科技水平的高低,往往非常影响侦探角色在故事里面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毕竟如果科技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那我们还需要侦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