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直击|台北国际书展三大看点:香港文学、独立出版、展位设计

撰文: 张钧凯
出版:更新:

台湾文化界年度盛事台北国际书展,于1月31日揭开序幕。相较于前几年由于疫情暂停实体展览,去(2022)年又因展期遇上确诊高峰,引发出版业界不满等争议,今年台北国际书展可说是挥别疫情阴霾。

《香港01》记者实地走访,开幕当天即已人潮满满,各式主题的讲座、签书会等活动,都能看到排队人龙。

2023年台北国际书展以波兰作为主题国,主办单位邀请波兰书协(Polish Book Institute)、波兰台北办事处,携手波兰国家图书馆、文化机构、出版人、作家、插画家等共同策展。波兰展馆设计别出心裁,规划书墙精选作品透过文学认识波兰历史,还推出世界文明史珍本古籍展,其中包括17世纪波兰传教士卜弥格(Michał Piotr Boym)所著《中国植物志》一书,是欧洲发表最早介绍中国植物的专书之一。

看点一:香港学术、文学软性现身

过往香港出版品一向是台北国际书展的重头戏之一,例如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大陆热映之际,香港出版的刘慈欣同名小说即在台北书展专门推介展出。今年香港出版品展区虽不大,但以学术出版(香港大学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以及文学出版(字花·香港文学出版、香港文学馆)两大主力参展。

不同于过去受到反修例运动影响的台湾香港视角,今年台北书展从“撑香港”的政治氛围抽离出来,虽然仍有少数涉及政治运动的出版品,但更为强调从学术和文学等软性姿态,重新认识香港的缤纷样貌。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特别设立“中国及香港研究专区”,以及主办单位自2月2日至5日一连三天推出香港作家和作品对谈活动,都令与会读者印象深刻。

看点二:“读字工地”象征疫后复苏

台北国际书展另一大亮点,在于漫步书海之中,赫然可见一个“施工现场”,现场架起棚架,土锹、推车、危险警示线围绕四周。原来是台湾“独立出版联盟”继“读字便利店”之后,再度发挥创意以“读字工地”为主题,目的在于体现文明与知识的堡垒,在工作声响与烟尘之中慢慢成形,而被疫情破坏的秩序也正在逐渐恢复,工地便是最好的象征。

在棚架和管线之中,可见“南方家园”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德国学者毛斯费德(Rainer Mausfeld)的名著《羔羊为何沉默?》,对精英民主和新自由主义提出深刻的批判与反省。也可读到“避风港文化”出版的《嘻哈囝:台湾饶舌故事》,带领中文读者进入30年台湾的饶舌故事。除此之外,“公民书区”还开进了由台湾多个NGO团体组成的“战车”,一旁座落着“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搭盖的“拾年工寮”。

看点三:展位设计力求多重意境

本届台北国际书展专门设置了“最佳展位设计奖”,穿梭其中不难感受到各家展位争奇斗艳又意韵十足的巧妙布置。比如台湾学术重镇中央研究院,将旗下各研究单位出版品包装为“学术百货店”。又如收藏中华历史文化瑰宝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其限期展出的王羲之名作《快雪时晴帖》及珍藏墨宝文物,化为层叠写意的空间语汇,令读者伫足阅读,宛若置身对话名家游墨之间的多重浩瀚意境。

文学爱好者也能在台北书展得到视觉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台湾著名的文学出版机构“尔雅”、“洪范”、《文讯》杂志和“纪州庵文学森林”,联手打造“因为文学的缘故”展位,优先以环保可回收的材质,如模造纸、组合柜进行设计与施作,以此强调“因为文学,我们有了信仰的所在”。儿童作品亦未在本届台北书展缺席,以“海泱泱”为主题,延续去年的“森出没”,试图共构“山海双修”的自然主题策展,透过森林经验扩及到海洋想像,打开孩童的阅读体验空间。

+1

文学和阅读是抚慰人心的必经途径,台湾和世界近年来经历了疫情肆虐、政治动荡、战争烟硝,而内部政治又在两岸起伏、选举喧嚣之间拉扯摆荡,人人都需要心灵沉淀、重新出发的时间和空间。台北国际书展的人潮回流,台湾和世界各地出版文化界人士的锲而不舍,或许说明了漂荡不安的民心,正希冀从阅读中找寻各得其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