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副秘书长黄奎博:猛抱美国大腿 国民党也不会有票

撰文: 杨腾凯 廖士锋
出版:更新:

近期两岸情势不容乐观,而台湾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党败选后也进行改组,最关键的两岸论述部分目前正在重整,何时会有明确的结果,外界都在关注。对此,《多维新闻》专访国民党副秘书长、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副教授黄奎博,集中分析对于两岸与美中台局势的看法。

黄奎博曾在马英九第一任期间担任台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后续并参与2015年新加坡举办之“习马会”。此次受国民党新任主席江启臣任用为该党副秘书长,目前在国民党内主要负责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等领域。

国民党副秘黄奎博强调,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其实并不影响中共的政权,北京对九二共识也应放宽心看待。(洪嘉徽/多维新闻)

北京看待九二共识 应该把心胸放宽

江启臣就任国民党主席时,仅收到美方贺电,北京却没有按照往例拍电。对此黄奎博表示当时他尚未就任,并不了解情况,但他也认为,北京对于江启臣上任一事可以更正面的看待,因为“江启臣没说过台独”。

谈到国共之间最大的连结“九二共识”,黄奎博提及,九二共识已是近30年前的东西了,而且两岸基于九二共识产生的正向互动,应该是从2005年的连胡会才能起算。他肯定九二共识有其价值,但也指出难道九二共识在台湾一点都不能被讨论?他呼吁中国大陆可能要把“心胸放宽”。

他解释,这不是在讨论什么是红色、什么是黑色这种很“直观”且“客观”的东西,九二共识本来是一个政治概念,而台湾又是多元民主的社会,即使国民党过往在九二共识之下与大陆拓展了关系,可是目前在台湾已经有很多声音认为九二共识必须接受讨论。在这个脉络下,国民党顺应这些声音接受讨论,讨论完之后可能不会变,但是国民党不能说“九二共识江启臣一人说了算”。既然社会上、党内都有这些声音,那为什么不能开诚布公好好谈一谈?

江启臣就任国民党主席时,北京没有按照往例拍电。(中央社)

他指出,国民党改革委员会的运作就是开诚布公的一部分,希望党内同志、社会贤达一起讨论有没有其他方法让国民党的大陆政策受到社会更多支持。而且是很务实的设计,否则大陆政策如果只有台湾社会接受,但放到两岸关系上行不通,那也是白搭。

反过来他也提醒,如果北京看了很高兴,但台湾社会不接受,那这样的两岸政策也不务实,所以国民党要在这中间找到论述的空间。而大陆可以看得再宽一点,中共必须向前看两岸关系未来的走向,国民党也会继续把两岸关系当成政策平台的重点之一,而且国民党“不会走偏锋”。

防疫为先 国共论坛不要“为办而办”

至于国共关系的部分,以往这个论坛是国共两党重要的连系机制,但在2016年举办结束后,至今已有四年没有举办。国民党在吴敦义主席任内,国共两党领袖台面上联系可说是一片空白,中间仅穿插一个2018年的第四次习连会。

江启臣就任国民党主席以来,国共两党关系并未有热络迹象,图为蒋中正逝世45周年时江启臣赴大溪慈湖谒陵。(洪嘉徽/多维新闻)

这不难让人联想到,目前已经确定要恢复设立驻美办事处的国民党,对华府与北京的关系有没有先后?黄奎博指出,对国民党来说,“哪边欢迎双方沟通,我们就会去表达政策理念”。

对于2020年会否复办国共论坛,黄奎博也提出下面几点意见:

首先,他肯定国共论坛过去的价值,特别这是两岸之间最主要的非官方互动平台,但最近因为疫情关系没办法继续举行,因此江启臣与习近平的见面“目前不可能”。对于疫情只能静观其变,不能要求现在立刻规划,“我觉得大家都以防疫为先”。

其次,他表示防疫之后还有经济上的问题,这种情形下国民党若还讲国共论坛,“优先级恐怕不太对”。包括防疫、监督政府,以及经济振兴的时刻,国民党都应该思考怎么扮演角色,这才是现在比较正确的态势。

2017年至2020年吴敦义担任国民党主席期间,多次试图举办国共论坛均未能成功。(洪嘉徽/多维新闻)

最后,他指出国共论坛不应“为办而办”,如果时空条件都允许,“我们当然OK”;但若时空条件不允许,大家也都有其他事情要忙(就不会举办)。他认为倘若台湾都如此(经济问题),大陆又何尝不是?“所以我们正向看待国共论坛,但今年是否会举办,可能言之过早”。

对外空间受限下的“挫折侵略”

防疫期间,一个颇受关注的议题就是台湾的国际参与。尽管民进党政府“口罩外交”宣传不遗余力,但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卫生大会(WHA)仍没有明确的希望,而且中共官方更定位这些举动为“以疫谋独”,加以大力批判。

对此黄奎博表示,台湾若要参与国际,面对北京只有三个选项:一是沟通、二是对抗,三是干脆不参与国际。他强调,从陈水扁时代一直到马英九、蔡英文,“只要是跟北京对抗,我们国际的参与的成绩几乎都是零,特别是主流国际社会”。

黄奎博认为,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对台湾国际空间的压迫,容易让台湾人民产生挫折侵略心理,继而想跟北京拚到底,图为中共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中央社)

对抗政策导致的外交困境,其实也影响台湾百姓的观感。黄奎博指出,从比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一种说法叫做“挫折侵略理论”,亦即人在挫折绝望的情况下久了之后,可能就觉得“那我就跟你拼到底,反正nothing to lose(没什么可失去的)”。他强调,并不是说这个叫做侵略,而是说会变得比较assertive(坚决)、比较积极主动一点。将此用在台湾来看,“因为我们的国际地位跟我们的国力,没有办法有一个比较相对称的匹配,几十年下来大家觉得挫折感越重,那怎么办?我只好继续往前冲,因为死守在这边什么都没有了”。

在此环境下,黄奎博认为,所以北京也应要看到这一点,“要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因为正视中华民国存在,其实并不影响中共的政权,但是它确实是一个团结两岸关系的一个非常务实,而且也是合理的做法”。黄奎博称,中共要不要做,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就跟马习会一样,要马上就可以了,不要做(的话)几年都不要”。

两岸论述:没有变的是国民党

在此环境下,国民党还能如何构思其两岸论述呢?黄奎博认为,其实国民党很多年来都没有好好把大陆政策跟台湾人民讲清楚,就只讲九二共识。但是九二共识已被污名化,“国民党在九二共识就是讲一个中华民国,从来不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现在被黑到九二共识就是一国两制,而且这一国变成是PRC(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一国”。他个人认为九二共识本身不会有问题,是诠释出了问题。

黄奎博指出,如果国民党在诠释上没办法找到一个满足跟民进党有区别,且大部分台湾人民可以接受,北京又可以理解这三个条件的新方法,“那国民党的挨打应该会继续下去”。他也为国民党抱屈,“又要应付民进党的抹黑,又要应付过共产党的变变变”,他强调”没有变的是国民党”。

他继而反问,在选票层面上,就算国民党采取跟民进党一样的方法,猛抱着美国大腿、什么都不管,“这样子的话,你们会因为这样就投国民党吗?一定不会吧”。他表示选民一定会想到价值、一些论述,甚至一些感动人心的小故事,而不会只因为这个政党猛抱美国大腿就投票。

没有明说国民党新两岸论述具体内容的黄奎博仅强调,国民党应该要先立定自己的价值,然后把一个可以负责任的、而且可长可久且对台湾好的政策要讲出来、设计出来,再来就是它的论述与宣传。至于大环境的问题,则“真的就以拖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