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再起风云】宋代做官年年加薪 包青天人工拍得住香港高官

撰文: 苏国豪
出版:更新:

无线热播古装剧《包青天再起风云》,虽然剧情主要是围绕查案,不过其中都展示了当时北宋的不同面貌(当代人的衣食住行),甚至于一些对白用词特别有意思,就好似头几集曾出现过的“交子”案,令观众明白了解到原来所谓的“交子”即是钞票,使大家上了一堂历史课。

正正因为“交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钞票,又使观众非常好奇到底包大人为官可以领到多少“交子”呢?事实上,剧中提及的“交子”并非是流通至全国统用的钞票,而是大多为商人之间流行通用的交易凭证而已。当时为免商人之间用大量铜钱做卖买带来不便,而设置“交子”铺进行交易,要凭证(交子)就可以换钱。在当代全国通用的“钱”其实是可分为贯﹑文﹑两的。

北宋出现的“交子”原来就是钞票之意。(网上图片)

包青天在北宋时代为官可以话非常幸福,皆因当时朝廷是主张“高薪养廉”制度,意谓为官者一律都是奉行高薪制度(不同级别有不同薪酬),官员收入高了就自然会自觉地担起廉洁责任。据历史学家陈华胜在其著作《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中讲述,在宋太祖至宋徽宗时期,朝廷多次为为官者加薪,而刚好包青天在其中(宋仁宗时期)为官,所以宋朝的为官者薪资是历代朝代之最。

包青天在仁宗年代为官,薪资非常可观。(剧照)
宋仁宗时期朝廷多次为为官者加薪。(网上图片)

事实上,宋朝的官俸制度都十分混乱, 除了有正俸(基本薪资)之外还有额外的庞大的津贴。就好似有服装﹑禄粟(粮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增给)、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不同补贴,而且地方官还配给大量职田添。据《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一书中提及,一级官员宰相月薪是300贯,等同于月薪30万人民币(约33万港币),即年薪是360万(约400万港币),而包青天最高级别为二品枢密副使,据《中国俸禄制度史》一书提到北宋俸禄制中官从二品每月可拿200贯,按照《一》书的1贯等同1000人民币(约1100港币)理论计算,200贯等同于月薪20万(约22万港币)即年薪240万(约260万港币),还不计算各项补贴与配给田地(田地可自由租借无需缴粮),包青天的月薪资肯定超过20万,年薪亦超过240万。

包青天庶为二品枢密副使,每月有200贯等同于月薪20万(约22万港币)(网上图片)

包青天位职副位套用在香港的公务员职位中,好有可能就是副局长级别。而今时今日香港的副局长月薪最高约为25,1350港币,年薪约为3016,200港币,当然身为公务员还有其他津贴,就好似房屋福利﹑医疗福利等。不过包青天的福利似乎更多,还有政府配给田地出租,计上计年收入一定超过240万。而三司局长(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的年薪均超过400万港币,最高则是政务司约4458,600港币,其次是财政司约4308,000港币,最后则是律政司约4162,200港币,他们的职位等同于是北宋一级官员薪酬。而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年薪就是约4998,000港币,据指是全球国家或地区领导人中排行第二高位,第一位则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年薪约1255万港元。

北宋皇帝原来都有薪资。(剧照)

而有趣的是北宋皇帝亦有月薪这回事,称为“好用”。皇帝的年薪足足比起包青天多1200万人民币(约1300万港币),而且不用缴税。这个“好用”制度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实行,到仁宗赵祯就废除了。原来赵匡胤实行这个制度全因想储蓄更多金钱进行领土卖卖买目的,可是在整个北宋根本就没有皇帝实行用钱换领土的行动。只不过是赵匡胤想得太简单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