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交风波】阿拉伯半岛春去夏来 卡塔尔成“中东稳定”祭品
阿拉伯世界“老大哥”沙特阿拉伯日前联同多国,与面积约四个香港大的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并封锁其海陆空对外联系,成为国际焦点。卡塔尔地方虽小,但凭借丰富天然气得来的庞大财富,多年来积极在外交上走自己的道路,希望不受地区强国控制。可是,区内矛盾近年愈演愈烈,卡塔尔左右逢源的政策终于遇上阻力,它与沙特上演逊尼派内部国际领导权的对决,换来的却可能是一场近乎丧失主权的灾难。
沙特、埃及、阿联酋与巴林于上周一(5日)突然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宣布与卡塔尔断交,指摘卡塔尔资助恐怖主义。与埃及关系密切的利比亚东部地区政府、获沙特军事支援的也门政府、两个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和毛里裘斯,以及西非阿拉伯国家马里塔尼亚也随后响应行动。
卡塔尔在由六个国家组成的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GCC)内特立独行,与伊朗眉来眼去,冒犯沙特与阿联酋等“兄弟”,又因在“阿拉伯之春”革命潮中与影响遍及中东的伊斯兰主义组织穆斯林兄弟会互通款曲,得罪了埃及。“阿拉伯之春”黯然落幕,亦标志卡塔尔王室的落败。2014年,沙特、巴林与阿联酋曾联手从卡塔尔撤回大使达八个月,以示“小惩”。随后几年放松了的敌对气氛近日为何一次过爆发?原因也离不开需卡塔尔与穆斯林兄弟会、伊朗甚至俄罗斯的关系,以及卡塔尔积极拓展的软实力。
有“篡位者”蠢蠢欲动?
在断交前两日,阿联酋英文报章《国民报》(The National)刊出了一篇对目前局势意味深长的报道。这篇以“国民报职员”名义刊出的报道称,卡塔尔反对派领袖沙德(Saud bin Nasser Al Thani)于6月2日前往卡塔尔首都多哈,希望调解卡塔尔与邻国的紧张关系。在文中,“国民报职员”指出,沙德称正在伦敦成立政党,反对现任卡塔尔国王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Al Thani)的管治,理由为其政策“目的是破坏阿拉伯人的团结”。沙德称这种行为“不理性”,希望国王“重回正轨”,又表示自己已向波斯湾各国、埃及及也门道歉。他同时向伦敦《生活日报》(Al-Hayat)透露,他会继续向卡塔尔政府施压,希望他们能向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及巴林正式道歉。文章刊出的时机及内容,显然在警告卡塔尔政府不要“轻举妄动”,更散播出一种随时有人可“取而代之”的味道,毕竟沙德亦是卡塔尔王室一员。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能让沙特、阿联酋等国对卡塔尔动杀机的,肯定不只近日发生的“假新闻”事件,而是要“新仇旧恨一朝了”,尽早逼这个似小非小的国家归边。所谓的“假新闻”是指国营卡塔尔通讯社于5月23日报道,塔米姆出席军校毕业礼致词时,表示伊朗乃伊斯兰教中心所在,不应与伊朗关系恶化,更指“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纵使卡塔尔政府新闻总监赛尔夫(Saif Ahmed Al Thani)辩解知道内容是黑客伪撰(据CNN报道,美国安全部门收集的情报显示黑客来自俄罗斯),希望挽回盟国信心,但为时已晚。
波斯湾阿拉伯国家与伊朗长年关系紧张,地区格局亦演变成“伊朗对沙特”的戏码。在也门,沙特军队正与伊朗支持的什叶派胡塞武装(Houthis)激战。去年1月,沙特处死知名什叶派教士尼米尔(Sheikh Nimr al-Nimr),激发伊朗民众到沙特驻伊朗大使馆纵火破坏,沙特随后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巴林等国纷纷跟随,可是夹在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卡塔尔没有跟队,反而更积极推行自己的外交政策。
“假新闻”成为罗生门,但空穴来风事必有因。卡塔尔与伊朗的关系确实不简单。两国仅一海之隔,并且共同开发波斯湾的天然气田。这个天然气田是卡塔尔的经济生命线——卡塔尔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富有国家之一,坐拥规模达3,30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靠的主要不是石油,而是占全球储藏量13%的天然气,去年出口的天然气占全球总供给量的三分之一。只要卡塔尔仍需靠天然气维持收入,就难以摆脱伊朗的影响。碍于经济及国家安全考虑,卡塔尔过往甚少批评伊朗,两国更不时有军事交流。
卡塔尔拓软实力 挑战邻国地位
主要收入来源的差异,或多或少促使卡塔尔寻求摆脱沙特,而天然气带来的巨额财富,也为其奉行独立外交政策提供了重要本钱。然而卡塔尔用金钱换取外交影响力,既挑战了沙特的地区领导地位,亦令区内另一大经济体阿联酋受到威胁。卡塔尔近年积极拓展软实力,最为人熟悉的当然就是将于2022年举办世界杯决赛周,并借此积极发展足球事业。该国更重金寻找外国球员入籍为国家队作赛。卡塔尔基金会(Qatar Foundation)曾以破世界纪录的1.5亿欧元赞助著名足球队巴塞隆拿球衣的胸前广告,与国王关系密切的商人艾卡拉法(Nasser Ghanim Al-Khelaifi)则购买了法国球会巴黎圣日耳门。
卡塔尔首相曾于上月底游说英国政府、银行及企业协助卡塔尔发展成“中东的华尔街”。不过,卡塔尔此举直接挑战了阿联酋金融重镇杜拜的定位。卡塔尔还不遗余力地发展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资助中国北京大学及欧美多间知名大学开办课程,推广卡塔尔文化。
要数到卡塔尔拓展软实力最独特的地方,非由王室出资建立的半岛电视台(Al-Jazeera)莫属,而这个电视台在“阿拉伯之春”的“功劳”,亦令各阿拉伯国家铭记在心。半岛电视台在1996年成立,高举独立报道的旗号,曾是阿拉伯新闻界一道清泉。当时阿拉伯多国都成立了资讯部,管制大众能接收的资讯,使民众都视传媒为政府喉舌,但卡塔尔为催谷半岛电视台,却解散了自己的资讯部,大部分原资讯部员工都转到半岛电视台工作。
2001年与2003年分别在阿富汗与伊拉克发生的两场战争,让半岛电视台独步阿拉伯世界。当时电视台掌握到反战民情,大肆播放死难者尸骸等战争造成的残酷现实,一方面引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斥责它沦为“盖达喉舌”,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影响阿拉伯世界民情的能力,并在“阿拉伯之春”达到高峰。
卡塔尔因“阿拉伯之春”种下祸根
“阿拉伯之春”期间,半岛电视台大幅报道各地的示威情况,其影响力在突尼斯及埃及尤为明显。半岛电视台集中报道示威者宣泄怒火、遭受暴力,甚至是伏尸街头的画面,有效攻破了政府喉舌,激发民众对示威者的同情心,示威民众在开罗解放广场高呼“半岛电视台万岁”。突尼斯与埃及的示威浪潮最终令到独裁政权垮台,对示威民众来说,半岛电视台揭露暴政功不可没,但在周边国家的当权者眼中,半岛电视台却是煽动反政府运动的帮凶。
半岛电视台视BBC及CNN等西方传媒为竞争目标,以建立阿拉伯地区新闻自由为目标。讽刺的是,“阿拉伯之春”对其报道的最大批评声音来自阿拉伯世界。据美国艾奥瓦大学伊斯兰研究学者Ahmed E. Souaiaia所指,利比亚爆发革命时,部分武装领袖不满半岛电视台只报道与穆斯林兄弟会关系密切的神学家格尔达维(Yusuf al-Qaradawi)有关的人士或组织在利比亚的活动。革命浪潮扑至阿拉伯半岛时,半岛电视台的报道转趋低调,而巴林、沙特及阿曼等地的革命很快便被当地政府镇压。
穆斯林兄弟会于1928年在埃及诞生,以宣扬伊斯兰信仰为宗旨,同时靠慈善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奥斯曼帝国崩溃后,穆兄会发展成为反殖反犹反西方价值的政治团体。学者认为穆兄会的激进意识形态催生了盖达等武装组织,但穆兄会本身后来放弃暴力革命,受其熏陶的政治势力在中东与北非逊尼派国家遍地开花,在部分国家更成为执政党。
在祖国埃及,穆兄会成为世俗政权打压对象,追随者逃亡时把其理念带往区内其他国家,沙特亦曾在1950年代收容了数千计穆兄会活跃份子。但当穆兄会的政治主张威胁到王权稳定,两者张力增加。1990年代初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期间沙特容许美军进驻,便惹来穆兄会支持者抗议,要求政治改革。
“阿拉伯之春”标志了穆兄会的政治运动进入高峰。2012年,代表穆兄会的穆尔西(Mohamed Morsi)成为埃及首位民选总统。然而这个“盛世”极为短暂,穆尔西急于实践伊斯兰主义,引起世俗派的强烈反弹,一年后便在示威怒潮下被军方推翻。军政府随后展开数十年以来对穆兄会的最大规模打压。在“阿拉伯之春”中饱吃惊风散的波斯湾国家亦纷纷与穆兄会割席,沙特与阿联酋更把它列为恐怖组织。拒绝跟随的卡塔尔在2014年便尝到孤立苦头。
宗教理念与沙特直接竞争
卡塔尔希望借助穆兄会推广伊斯兰主义,无可避免与沙特产生摩擦。卡塔尔和沙特是世上仅有的萨拉菲主义(Salafism)国家,前者推广伊斯兰主义时,就等于与沙特推广的瓦哈比信仰有了竞争关系,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信仰生活选择。两者在宗教思想的竞争更上升到血缘关系的问题。由于著名教士瓦哈比(Muhammad ibn Abd al-Wahhab)的教导对伊斯兰主义及瓦哈比派有深远影响,近年卡塔尔开始与沙特争夺瓦哈比的正统。卡塔尔国王塔米姆在2011年就称自己是瓦哈比的后裔,更为他建造了卡国最大的清真寺,然而瓦哈比的后裔最近指塔米姆的主张是捏造的,要求清真寺更名,与瓦哈比家族有联姻关系的沙特国王萨勒曼亦对此非常不满。
时至今日,阿拉伯世界内的保守势力全面反扑卡塔尔。卡塔尔王室借助传媒让穆兄会走入埃及政治中心,取代穆尔西执政的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逐对半岛电视台多加提防,囚禁了该电视台数名记者近三年。获塞西支持的利比亚军事领袖哈夫塔尔(Khalifa Haftar),近来亦有一统利比亚之势,打倒了卡塔尔支持的大国民会议(General National Congress)。在阿拉伯半岛方面,半岛电视台亦遭沙特等国封杀,有分析认为,卡塔尔若想在最新的外交风波里抽身,恐怕要先以半岛电视台为祭品。
卡塔尔的人口仅不足300万,当中更只有一成多为原住民,但这个波斯湾小国在过去十多年来却于阿拉伯世界发挥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力。如今随着国际形势剧变,多年经营随时毁于一旦。眼看着“篡位者”已有人选,国王塔米姆不会不知道自己面临一场生死存亡危机。阿拉伯的春天已经结束,而阿拉伯半岛的夏天从来都是酷热难当,一不小心就会小命不保。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