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打烂饭碗 著名学者哈拉瑞︰“无用阶级”靠打机寻生活意义
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需要工作,终日游手好闲,会否失去生存意义?距离这一天或许不远,因为近年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在不久将来全世界很可能会渐渐出现一群失去原先工作又无法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他们将如何生活?
撰写《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就此议题在《卫报》撰文分享见解。他将上述这一群人命名为“无用阶级”(useless class),认为虚拟现实游戏将成为他们寻求人生意义的关键,一如各个宗教的虔诚信徒以及喜欢玩Pokemon GO的人,在人类想像出来的世界之中寻求满足与意义。
大部分今天存在的工作,在数十年之内很可能会陆续消失,据指较容易被取代的工种有电话推销员、图书馆管理员、法律秘书、保险从业员等等。当然一些新的工种也会随著AI发展而诞生,例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世界的设计师,但这些工种很可能需要更具创意与弹性才能胜任,一个被AI抢走工作的保险从业员,未必能与时并进,自我增值成为一个VR世界的设计师。
▋ “无用阶级”的诞生
因此人类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不在于要创造更多新职位,而是要创造出“人类比人工智能表现得更好的工作”。结果很可能是,在2050年或之前,一个全新的阶级会出现──“无用阶级”(useless class)。这一群人不止失业,还无能力从事任何工作。
不过随著科技进步,政府可能透过“无条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简称UBI)就可照料没有工作与收入的人群。如果是这样,如何让他们的生活保持充实以及得到满足,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人类必须参与有目的活动,否则就会疯掉。那么无用阶级整天要做什么事?”哈拉瑞写道。
延伸阅读︰“数据主义”敲起自由意志丧钟 哈拉瑞警告人类将交出决定权
▋ 哈拉瑞︰宗教与VR游戏本质相同
哈拉瑞认为,其中一个可能解决方法,是电脑游戏。整天闲著的无用阶级可能会花上愈来愈多时间浸淫在3D的VR虚拟世界,它比真实世界提供更多官能刺激与情绪起伏。哈拉瑞指出,这个解决方法,其实十分古老,过去几千年,数十亿计的人都是透过参与各式各样的“VR游戏”来寻找意义,其中一款就是“宗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发明和想像出来的法则,例如不可进食猪肉、每天定时定候祷告、不可发生同性性行为等,这些规定全都不是自然法则(Natural Law)。当信徒遵守这些法则,他们便能“得分”,得到他们眼中的“上帝的喜悦”。这反映VR并不需要装嵌在一个独立的盒子之内,而可以与现实重叠。以往人们透过想像力及神圣的典籍参与这种“VR游戏”,来到21世纪,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
▋ 以巴冲突与斗“捉精灵”无异
哈拉瑞分享了一段有趣的事例。过去他曾与6岁的外甥到出外,陪伴他玩流行一时的Pokemon Go,捕捉“小精灵”。当他俩走过一条街,外甥就看到一只小精灵出现在身旁,哈拉瑞并没看见,因为他没有携带电话。然后有两个小孩经过,他们也想捕捉同一只小精灵,于是他们就跟哈拉瑞的外甥吵架,更险些打起来。
这让哈拉瑞联想到以巴冲突,想起犹太人与穆斯林如何争夺耶路撒冷这个“圣城”:“当你看看耶路撒冷的客观现实,你所看见的是石头与建筑,哪里都没有神圣性存在。”信徒透过圣经、可兰经,才看出神圣与天使。
人类透过自己想像出来的虚拟现实游戏,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哈拉瑞指出,这样的游戏,不限于宗教,还存在于各种世俗的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是另一例子,人们买新车、买名贵品牌的产品、到海外旅游打卡,都是要赢得更多分数,告诉自己是“人生胜利组”。
▋ 以色列的后工作时代实验
哈拉瑞指出,事实上以色列社会正正在实验“后工作时代”人类的生活。在以色列,一群为数不少的犹太教男人从不工作,他们是极端正宗派犹太教徒,将整个生命投放在研读典籍及宗教仪式。他们及其家人之所以不会饿死,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妻子往往会出外工作,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政府会向他们提供慷慨津贴。虽然他们通常活于贫穷,但政府的帮助意味着他们永远不缺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而这正是实践UBI的一种方式。这些男人虽从不工作,但根据调查,他们对生命的满足程度比以色列其他人更高。
“以我们的科学知识显示,人类的生命没有意义。生命的意义总是由我们人类所创造的虚构故事。”哈拉瑞的结论是,“在任何情况下,工作的终结不必然意味意义的终结,因为意义是由想像产生,而不是工作本身。”
到了2050年,人类将很可能会参与更复杂的虚拟现实游戏,那有可能是由电脑制造出来,也有可能是在电脑以外,以一种新的宗教和意识形态存在,又或者是两者的混合。
(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