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闹市港口变浴场容600人畅泳 海上漂浮货柜屋变学生宿舍

撰文: 甄梓铃
出版:更新:

某年初夏游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新港运河(Nyhavn)沿岸的老房子色彩缤纷,听说童话大师安徒生就在这儿创作了多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从新港向西南走,微凉的海风徐徐吹来,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气味。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噗”的一声,一群小朋友跳进水里。擡头一看,那是海港浴场的入口。
本着建设绿色永续城市的使命感,哥本哈根不单建造单车公路连接两岸,近年还发展多项海上设施,包括海港浴场、水上教室和漂浮货柜屋,成为各国取经的对象。

自2000年代起哥本哈根市政府开设多座海港浴场,开拓海上公共空间。(Team Bade提供图片)

丹麦三面环海,北临大西洋、北海、波罗的海,与瑞典厄勒海峡为邻,南与德国接壤,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相望,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融合文化。除石油和天然气外,消费品依赖进口。丹麦作为北欧与欧洲经贸往来的重要中转站,地位日益巩固,被誉为“西北欧桥梁”,首都哥本哈根海港的角色尤其重要。

哥本哈根海港是城市的枢纽,也是丹麦最大的商港,相当繁华。早期市内南北交通以海运为主,随着城市急速发展,海港两旁兴建了不少高级住宅、商业大楼及餐厅酒吧等,成为当地人生活的重要据点。

人水共融    开创无限可能

自2000年代起,哥本哈根市政府兴建了4座海港浴场(Harbour Baths),包括Islands Brygge、Fisketorvet、Svanemølle Bay以及Sluseholmen等港口游泳池,旨在开拓海上公共空间。芸芸海港浴场中,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Islands Brygge最受欢迎。丹麦建筑师Bjarke Ingels和JDS Architects以人工浮岛方式,设计了这个漂浮水上的海港浴场,内含两个50米泳池、两个儿童池以及高空跳水台,并提供5块跳板,免费对外开放,估计最多可容600人。浴场对岸是新建的Kalvebod Waves,有浮台和滑梯。到海港浴场不一定要游泳,市民可以躺在木走廊上晒太阳或野餐,欣赏沿岸风景。

城市规划的巧妙之处,就是把城市和自然地貌结合。丹麦建筑师将港口水域变成浴场,让公众在城市中心畅泳。这个临海的水上乐园融入自然环境,充分展现丹麦对大自然的重视。海上公共空间亦延伸了市民的生活空间,为城市发展开拓更多可能性。

每逢夏季,不少人都涌到海港浴场畅泳。(Team Bade提供图片)

海港浴场连系人和城市

海港浴场的理念,近年开始推广至其他丹麦城市,南部的福堡(Faaborg)浴场在2014年落成,斥资近2,000万丹麦克朗(约2,100万港元),提供一个新的公共空间让居民和游客参与各项水上活动,更设有桑拿房和独木舟停泊处。

17岁学生Johan Sommerlund与朋友常到福堡海港浴场相聚,他认为浴场能把人和城市互相连系,成为城市的心脏地带:“夏天我们会到浴场附近,边聊边喝啤酒。”福堡街坊Lene Anni Sorensen大赞浴场设施完善:“许多家庭把浴场当作休闲地方……冬天早上我在这儿碰到不少泳客。大家游泳后常一起焗桑拿,喝杯咖啡,充满活力地开始新的一天。”

海港浴场的热潮持续,今年初丹麦建筑公司CF Møller为哥本哈根国际学校设计了漂浮水面的教室,选址北港(Nordhavn)岛屿,方便学生参与户外学习和水上运动训练,例如划独木舟、划船或钓鱼等。CF Møller主管Lasse Palm表示:“设计意念是从人的视线出发,让建筑被海洋和其他自然环境包围。这项目有很大的潜力,给社区带来生气和良好气氛,借着水,把学校与城市连接。”Palm指出,水上教室重视建筑与大自然的结合,相信新设计会为城市感官增值,同时创建一个社交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人们在忙碌生活中享受自然风景。

海港浴场成为市民游泳的地方。(Team Bade提供图片)

漂浮屋解决土地问题

香港地少人多,房屋供应不足,楼价和租金不断上升,移山填海成了百多年来的重要土地来源。反观哥本哈根,大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房屋供应紧张,但政府没有使出填海招数,反而好好利用海港城市的地理空间,在港口建造平价住屋,房租比一般房子便宜一半以上。

众所周知,哥本哈根是全球十大物价昂贵城市之一。根据丹麦房屋机构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4万大学生租不起房子。为解决学生的租屋问题,丹麦建筑公司推出Urban Rigger计划,在海上兴建绝美海景环绕的漂浮货柜屋,被形容为梦幻学生宿舍。

丹麦建筑师推出Urban Rigger计划,在海上兴建漂浮货柜房屋。(Urban Rigger 网页图片)

Urban Rigger创办人Kim Loudrup表示:“儿子以前到哥本哈根读书,需要找地方住。我们上网搜寻学生住宿,才惊觉是噩梦。”这使他想出这妙计。建筑物采用回收货柜,拼接成两层居住单位。货柜砌成三角形,屋顶有太阳能板、绿地及空中花园休憩区,抽取海水作为热交换系统产生的热能,并以美国太空总署研发的气凝胶阻隔废弃污染,从建材到运作合乎环保标准。

漂浮货柜屋含12个独立房间,学生共用浴室和厨房设备,单车存放处和烧烤场设施一应俱全,设于水平面下的地下室还有储物室和全自动洗衣机,租金每月600美元,对学生来说完全超值。去年10月底,漂浮货柜屋迎来首批住客。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Alexander Loudrup认为,这座海上建筑是最理想的学生宿舍:“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因为住处不在市中心,而在水上,空气清新,远离烦嚣。”

在哥本哈根这个临海城市发展水上建筑,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参与设计的丹麦建筑师Bjarke Ingels透过发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大部分后工业城市正在经历转变,面临港口业的衰退,全球多个海港地区都开始转型至另一种城市化模式,该是为生活注入新元素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