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取代执笔 芬兰不教写字教打字
英国教育部强硬要求小学生背诵乘数表,被反对人士直指做法过时。然而,芬兰为迎合时代变迁,拟由今年新学年起,取消强制学童学习写字,让校方选择只教打字,大家儿时常写的“copybook”,或将成为历史。但有研究认为,儿童不学写字有可能会损害脑部发展。
根据芬兰现行政策,学童7岁后需正式学习写字,但当地国家教育委员会向报章Savon Sanomat透露,打算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不再强制学校教学童写草书(cursive handwriting),可以教授打字取代。委员会成员之一Minna Harmanen解释,此举是要与时并进,现今社会,熟练的打字技巧是国民应有的重要技能。
专家︰不教写字无碍写作能力
澳大利亚坎培拉大学(University of Canberra)语言、识字与英语教学高级讲师安多尼奥(Misty Adoniou)指,虽然过往有研究学习写字有助加强写作能力,但她认为重点不在于笔迹是否秀丽,而是在于“自动性” (automaticity)——笔者愈能无需顾及串字笔划,顺手拈来地书写,脑部愈能腾出空间,集中思考要表达的内容,更有利遣词造句。她认为,从这方面考量,学打字比学写字更具成效,“无论我们怎样要求小孩跟随标准学写字,他们最终都会发展出独有字迹,所以老师应善用课堂时间做更好的事,而非迫他们做抄写练习。”
但有研究显示学习写字对儿童脑部发展具重要性,如提升手眼协调、手指灵活性及空间感(spatial awareness)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早前请来多名5岁学童参与测试,要求他们认识学习字母,其后经脑扫描发现,手写识字的一组比起只靠肉眼字识字那组,神经活动与成年人更近似和更强。
《纽约时报》2014年6月曾发表文章,引述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指, 现在宣布手写过时未免太早,并列举写字对大脑思维及学习效率带来的好处。文章引述研究指,华盛顿大学曾对一批小学生进行跟踪研究,比较写字和打字的表现,结果发现写字更有效刺激大脑,令学生产生更多想法,写出来的字数也比打字的多。
写笔记与打笔记有什么分别?
另外,普林斯顿大学与加州大学今年发表一项联合研究,比较执笔抄笔记及用电脑打笔记学生,发现前者学习效果较好。研究显示用电脑打笔记的学生,倾向只把教授讲述内容一字不差记录下来,但写笔记的学生在写字期间会思考,处理及重组资讯,故此会更理解内容。据学者指出,写字每笔每划看似简单,但无论是记字母或笔划,都在训练脑袋。
活在科技的年代,对着键盘的时间愈来愈多,我们的下一代,会否渐渐变成不会写字吗?德国《图片报》2012年曾将头版以手写字体做封面,标题为“手写体正在死亡”,提醒公众不要因方便“荒废”写字。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