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2丨俄罗斯专家:中国强烈回应缘于厌倦美国不断指责

撰文: 许懿安
出版:更新:

中国美国高层对话3月19日结束。俄媒同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马斯洛夫(Alexey Maslov)受访时指出,世界没有想到对话有激烈的对抗,更为主要的,是没有想到中国如此会强烈回应。

他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访问时说,很多人认为,美国会像通常一样,在例行礼宾框架下发表指责性言辞。然后,中国会礼貌性地沉默,并否认所有指责,谈判继续进行,“显然,双方此次态度坚决。很大的可能是,中国已经厌倦了美国的不断指责”。

图为2021年3月19日,中美会谈结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会见记者。(美联社)

他续指,很多时候,西方国家对中国人的礼貌不能正确理解。中国人的彬彬有礼,并不意味着软弱和顺从,而是意味着,想让对方把话说完,再进入建设性讨论阶段,“中国这次显然态度坚决,以往的情况已不复存在,要对美国清晰表态:北京已为强硬谈判做好了准备”。

他表示,美国在最近半年里,未撤销一项对中国的指责。比如病毒起源、人权问题和在其他国家的经济侵略,也就是说,美国没迈出一步,以显示他们准备建设地讨论某些问题。中国不得不做出回应,“这表明中国开始向新品质的外交政策过渡。中国准备回应美国的此类攻击,并向世界解释自己的立场”。

图为2021年3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于阿拉斯加出席中美会谈。(路透社)

中国回应美“扩音器外交”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IMEMO)副所长罗曼诺夫(Alexander Lomanov)认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会谈中的回应“相当完美”。

他说,杨洁篪谈及对美国的政策的失望,其实不仅是在外交层面,以及中国对美国人所作所为的失望,还有身为长期在美工作的外交官的个人失望,“华盛顿的‘扩音器外交’,将中国卷入其中,令其心情沉重”。

他续指,可以看到,中美在会谈中的碰撞,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有关美俄关系的言辞有雷同之处。

他说美国人对伙伴毫无礼貌的表态,起码让人感到不解,因为这不仅完全与国际关系规则相左,而且有悖于人类道德,“近几天,美国人在美俄、中美关系中激起极为严重的辩论。似乎,这仅仅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