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2016】和平奖最难估 点评3大热门胜算高低
诺贝尔和平奖被不少人认为是最富争议的诺贝尔奖,连潜在得奖者或组织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教宗方济各、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外号“白头盔”的“叙利亚民间防卫”,都被指是今届得奖热门。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
●简介:
从没有教宗赢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方济各被视为今年热门人选之一。自他3年半前上任后,便凭其在难民、贫穷及气候变化等鲜明立场,赢得大量教徒或非教徒的心。
当欧洲多个国家抗拒收留来自北非的难民之时,教宗多番向各国政要呼吁,甚至以实际行动支持难民。他4月到访希腊莱斯沃斯岛(Lesbos)对难民说:“我来这里是告诉你,你并不孤单。”他又邀请12名难民到梵蒂冈。
他在《教宗通谕》(Papal Encyclicals)中指出,发达国家应向穷人偿还所亏欠的大量社会债项。他也呼吁包容选择与伴侣同居以及离婚的教徒。他在寨卡病毒肆虐之时,出言暗示妇女可采取避孕措施。种种行动与言论,令他被视为一位有别于传统、非常“贴地”的教宗。
●预测/评论:
曾多番“贴中”和平奖得奖者的挪威广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NRK)以及一个由专门追踪和平奖、由历史学家主持的网站Nobeliana,均指教宗有望获奖。
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
●简介:
她如果得奖的话,大有可能是继越共领导人黎德寿之后,不想接受这项殊荣的人。1973年黎德寿因认为越南尚在战乱中,以及不屑诺贝尔奖的伪善,拒绝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共享奖项。
默克尔的情况当然跟黎德寿有很大分别。她因去年接纳逾100万名移民入境德国,被视为和平奖的热门人选之一。但国内对她的主张多有反感,有人担心难民涌入会令治安恶化,影响两性平等、公共服务及民众就业,当时73%受访德国人认为她不应该得奖。
她私下亦曾表示,对于没有获奖松一口气。她担心得奖反而是一种负累,会令其施政受到限制。
●预测/评论:德国明年举行大选,选民都在观察默克尔能否回应他们的诉求,尤其是预期明年该国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卫报》撰稿人Kate Connolly认为,或许评审应该帮她或德国一个忙,今年不要颁给她,或者应该等到她退休后才颁吧。
叙利亚民间防卫(Syria Civil Defense)(别称:“白头盔”)
●简介:
叙利亚内战已打了5年,在叛军占领区工作、成立近两年的“白头盔”义工,总在爆炸或空袭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估计他们已在颓垣败瓦中,救出多达6万人。
“白头盔”正式名称是“叙利亚民间防卫”(Syria Civil Defense),因组织成员执勤时头戴白色头盔而被称为“白头盔”(White Helmets)。
他们的座右铭是“拯救一条生命,是拯救全人类”。组织成员在内战爆发前多为中产阶级人士,本来生活不错,却在战火爆发后奋不顾身,投入人道救援工作。
组织成员的义举,成为政府军袭击的目标。后者往往在他们随救护车抵达现场时发动袭击,将义工与待救平民置诸死地。组织5年来有160人殉职,他们大多是被空袭后又折返的战机轰炸致死。政府军的死亡威胁,并没有吓怕他们,组织反而视之为一种激励。
●预测/评论:“白头盔”已获颁有“另类诺贝尔”之称的瑞典“正确生活方式奖”。早前组织一位救援人员在瓦砾中救出女婴后紧抱她流泪的影片在网上疯传,震撼网民心灵。当然,曝光率高、得奖呼声高不一定等于会得奖,和平奖向来是最难预测的奖项之一。组织创办人James Le Mesurier也说,得到提名已经很高兴。
相关文章:【多图.有片】叙国女婴埋瓦砾获救 “白头盔”义工流泪令人动容
今年挪威诺贝尔协会(Norwegian Nobel Institute)收到多达376个提名,远超过2014年的278个。其他被认为有望获奖的候选人包括:
美能源部长莫尼兹(Ernest Moniz)伊朗核子负责官员萨利希(Ali Akbar Salehi)俄罗斯人权卫士甘努什金娜(Svetlana Gannushkina)刚果民主共和国医生穆克维格(Denis Mukwege)遭ISIS绑架数月沦为性奴的雅兹迪女子塔哈(Nadia Murad Basee Taha)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Edward Snowden)法国外长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