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华府指中国经济转差会妥协 特朗普或误判数据

撰文: 陈博悟
出版:更新:

中美处于贸易休战期下半段,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周三(30日)访美,与美方官员举行新一轮谈判。此前中国公布的最新经济增长数据,数字创28年新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随即在Twitter发文,暗示该数据反映中国经济转差,北京最终或会在贸易谈判上妥协。
惟特朗普将“数字下跌”与“经济转差”划上等号的说法,或反映他误判或未有细阅中国的经济数据。

中美首脑自2018年12月1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会议后,双方同意争取在90日“休战期”内达成贸易协议。中美副部长级经贸磋商1月9日落幕后,中国商务部指两国就贸易问题作深入交流,而华府则重申中方作出结构性改革,处理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补贴措施等问题。

在休战期间,华府鹰鸽两派口风不一,特朗普的取态惹人关注。在美国对外发布信息看来相当混乱之际,特朗普维持一贯“自信满满”的样子,认为美国的关税损害中国,后者经济疲软令北京有理由寻求达成协议,又表示华府在谈判上的表现很好

中美贸易战: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于瑞士达沃斯论坛时表示,中国2018年经济增长6.6%,是相当不低的速度,料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绝无问题。(路透社)

特朗普其中一个理据相信是中方在休战期间作出的让步表现。例如削减对美国进口汽车关税至15%增购美国大豆和能源产品等等,甚至还有消息称中方愿意在2024年前消除所有对美贸易顺差

另一理据是中国政府公布2018年经济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2日公布国家2018年经济增长为6.6%,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海关总署公布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同比减少7.6%,出口则跌4.4%

特朗普发现中国经济数据出现新低和跌幅后,像打了一枝“强心针”,他在Twitter表示,“很合理地,中国最终会达成一份真正协议,并停止四处胡闹!”。

特朗普从中国经济数据下滑评断北京会在贸易谈判上妥协,做法看似合理,但那些下跌的数字又确实如特朗普所理解般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尝试分析中国经济数据的细节,显示特朗普或存在误判数据和中国的情况。

(一)经济规模扩大

中国比30年前已是更庞大的经济体。即使经济增长是1990年以来新低,其产出仍刷新纪录。2018年中国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约6.6%,名义GDP增加8万亿人民币;2007年中国GDP增幅为14.2%,名义GDP增约3万亿人民币。因此,特朗普强调的经济增长跌至近30年新低,也不一定意味经济转差。

(二)中国经济更自足

中国进出口数据大跌,但中国在扩大内需的情况下,所受影响没预期中大。分析指出,国内需求占中国2018年经济增长约四分之三,是2000年以来最多,纵使贸易顺差下跌,内需仍可帮忙抵销。

(三)国债累积速度下跌

《经济学人》指出,中国近年的国债累积幅度显著下降。中国2015年每1元人民币的GDP增量,就举债逾4元人民币来达成;但在2018年,举债的倍数跌至2.5,与过去15年平均值一致,反映中国的负债情况已得到改善。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