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电力车推手机App叫车 印度德里“笃笃车”转型自救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笃笃车(Auto Rickshaw)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在交通网络未完善的城市及地区,为民众提供廉价出行的方法,点对点服务填补了交通空隙,然而汽车废气、交通挤塞是大城市的致命伤,笃笃车也是元凶之一。这种象征落后、低效益的交通工具,该如何转型才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德里(Dehli)作为印度第二大城市,也是首都新德里的所在地,牵动全国的交通变革。笃笃车由一辆人力驱动的三轮车,演变成引擎推动的电单车,以至近年引进太阳能充电的笃笃车,既是一种地道标志,也代表着这发展中的“金砖国”的潜能。

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德里(Dehli),笃笃车至少有十多万辆。(Getty Images)

在印度这个交通严重挤塞的国度,笃笃车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交通工具,也被视为印度城市化的最显眼标志。这种三轮车昔日以人力驱动,现今大多都是装上柴油引擎推动,在电单车座位后加装金属座位架及遮雨篷,车身细小而灵活,每次可接载三四名乘客,于市内横街窄巷穿梭,但在交通发展成熟的都市,你总难以找到它。

在第二大城市德里,笃笃车至少有十多万辆,这种小铁皮车看似简陋又不安全,却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虽然市内开通13年的地下铁路系统渐渐成熟,但在市区人口增加的大趋势下,笃笃车需求仍大,加上收费便宜,是搭的士与逼巴士之间的不二良方。以德里为例,笃笃车首两公里收费是25卢比(约3港元),其后每公里8卢比(约1港元),是的士收费的一半。笃笃车另一主要卖点是提供了弹性的点对点服务,印度市民偶尔需要接送服务,例如往返机场、去医院,笃笃车自然成了私家车的代替品。

笃笃车经常在亚洲城市以不同形态出现,新德里将车装饰一番(上),而在斯里兰卡则化身金鱼档(下)。(Getty Images)

电动笃笃冒起 走60公里要充电8小时

然而,印度的城市交通有三大难题:极度挤塞、废气污染、夺命交通意外。笃笃车自1950年代引入当地至今已有60年,如何应付上述三个问题,是笃笃车可否持续发展的要点。

汽车废气所致的空气污染问题,在印度的大城市也不例外,传统上使用二冲程引擎(Two-stroke engine)的笃笃车被指是多个城市“可吸入悬浮粒子”的主要来源,影响健康,所以眼前其中一项重大挑战是要减少排放悬浮粒子。

以电力代替柴油,似乎是一个可行的办法。2010年,德里的马路上开始出现电动笃笃车(E-rickshaws)。电动笃笃车以四枚可充电铅酸电池推动,供电量约250至850瓦特,最高时速仅30公里。由于它们速度慢、与大型汽车在公路行驶较为危险,所以通常会在狭小街巷行驶,接驳民居与主要交通枢纽、地铁站。

电动笃笃车在行驶40至60公里后,便须连接插头充电,每次需时6至8小时,较传统笃笃车省却了空气污染的问题。截至2014年,德里的电动笃笃车的数目在4年间由数十辆急增至十万辆。

曾经,人力笃笃车要(司机)费尽力气,赚得不多,现时他们驾驶电动笃笃,耗力少了却赚多一点。他们也不用租金,只需每日供款少少,就可成为电子笃笃车的主人。
印度总理莫迪

不是“汽车” 没车牌都可驾驶?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近年大批电动笃笃车一窝蜂拥到街头,引起交通挤塞问题,大多中国制电动笃笃车质素十分参差,加上低马力的电动笃笃车根本不在政府“汽车”明文之列内,司机没有驾驶执照,都可以驾着电动笃笃车接载乘客,即使涉及违规的情况、危险驾驶,警察眼巴巴看着,都无法抄牌。2013年,《印度时报》等多个传媒开始形容情况已经演变成为一场“电子笃笃车危机”,翌年更有社运人士入禀德里高等法院,要求禁止不合规格的电子笃笃车在路上行驶。

自总理莫迪(挥手者)上任后,印度政府展开一连串的交通修例程序。(Getty Images)

跟随大势 手机App电召笃笃车

总理莫迪政府自2014年上台后,在社会各方压力下,交通部长逐步展开修例程序。至去年,德里当局厘定新例规管电动笃笃车,包括司机必须拥有驾驶执照、驾驶时速必须低于25公里、最多接载4名乘客等,也与普通交通工具一样,受第三者意外保险保障。

若然有效管制,以电子笃笃车取代“不人道”的人力笃笃车绝对是好事。莫迪上台后致力助贫困人士自力更生,笃笃车也是其创造就业的一部分。印度最大的士叫车服务公司Ola近期加盟电动笃笃车生意,配合莫迪的“Stand Up India”计划,旗下的5,100辆电动笃笃车将分布于德里及周市郊地区,分发予低下阶层人士驾驶及营运。这批电动笃笃车拥有特设的能源存库,收集太阳能为笃笃车充电,十分环保。乘客可透过Ola的应用程式叫车,节省司机四出兜客的时间,更具经济效益。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