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治阁逝世36周年 重新定义“惊栗” 创悬疑电影经典
少女走入浴室,扭开花洒享受淋浴。正当少女背对浴帘时,忽然浴帘后出现一个黑影,浴帘随即被拉开,一名女人手持利刀向少女狂刺,浴缸注满鲜血,少女一命呜呼倒毙于浴室内。
这是电影《触目惊心》(Psycho)的桥段,短短45秒的一幕,自此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不少看过此幕的观众事后声称害怕冲花洒浴,正如著名影评人大卫汤逊(David Thomson)所言,“这一幕是当时美国电影史上最血腥暴力的场面”,并“彻底改变电影”。拍这部片的人,是电影世界的一个标志、一个传奇,他是“惊栗大师”──希治阁 (Sir Alfred Hitchcock)。
今年是希治阁逝世36周年。一生共执导超过50部电影的“惊栗大师”希治阁,于1899年8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童年时因肥胖而感觉孤独和隐匿,其母亲曾罚希治阁站在她的床尾数小时作惩罚,这在日后成为电影《触目惊心》的桥段,其执导的电影亦很受其个人经验所影响。
希治阁的电影总是别具一格,外间称他为“惊栗大师”,因为他既可以拍出如《后窗》(Rear Window)、《夺魄惊魂》 等精心设计的惊悚片,同时又可以拍出风格不同、前所未见的电影如《触目惊心》。他对电影界的贡献更是无可忽略,其创造惊心动魄故事的能力是同时代所有导演望尘莫及的;除此以外,其创新的拍摄手法、创造悬念的能力及叙事的焦点,都对电影界造成不少影响。
不爱肤浅尖叫 悬疑剧情扣人心
身为“惊栗大师”,希治阁很怕粗制滥造的惊呼尖叫情节,所以他的电影中,往往设法通过强化悬而未决的紧张感,创造出诸多叫人拍案叫绝的紧张时刻。在《薄命花》(Sabotage)中,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带着炸弹穿越伦敦,当然小男孩对此不知情,但观众却清楚知道是炸弹,而且会在一个特定时刻引爆。
其镜头下的“惊栗”,总是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如小朋友的生日会上,一如《鸟》的相关场景。而且,他喜爱创造出一个个诸如《辣手催花》(Shadow of a Doubt)及《谍网情鸳》(Notorious)中颇为诱人的反派角色,他们都不是一般面目狰狞的恶棍,反而具备极为独特的人格魅力。
讽刺桥段是的希治阁另一个电影特色,他时常将角色置于一个可怕境地,以对比其原本光明和快乐的角色设定。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在《怪尸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中,一个美丽秋色的场景下出现一具死人尸体。他从不希望电影出现可预期的结局,因这会摧毁掉电影之前铺陈的悬疑情节。
不得不提的还有他的镜头运用,他结合自己的“相近理论”(Theory of Proximity)去设计场景,配合运用变焦镜头,在拍摄时变焦,改变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以保持对象在画面的大小不变,改变的却是背景及透视感。这一效果非常有趣,甚至轻易营造出一种阴森的气氛。希治阁认为,如果电影没有声音,影像是唯一可以与观众沟通的方式。
一个大礼堂却只有一张椅子是无满足感可言,只有一大群观众及他们的反应,才是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的最好回报。
“希治阁式”电影对电影界影响深远,包括大卫芬查(David Fincher)的《房不胜防》(Panic Room)、活地阿伦的《迷失决胜分》(Match Point)以及白赖恩狄庞马(Brian De Palma)的《偷天绝色》(Femme Fatale)。后来很多导演都运用他的手法,向他作出致敬。
最著名的便是白赖恩狄庞马的《职业特工队》(Mission: Impossible),另外还有大卫芬查的《七宗罪》(Seven)及奈特沙马兰(M. Night Shyamalan)的《鬼眼》都深受他影响。当然还有不少电影试图模仿希治阁电影的桥段以及感觉,只是经过重新包装,呈现在新一代的观众眼前,当然他们的影响力始终无法与希治阁相提并论。
《触目惊心》 颠覆看电影的方式
希治阁彻底改变我们今日看电影的方式, 在《触目惊心》之前,一般人买了戏票便可以随意出入剧院观看电影。为了《触目惊心》的“隆重”上映,希治阁费尽心思制造一个社会事件,他拒绝为影评人做提前媒体场的放映,甚至首映礼他也没有做。他要求影院经理与他签订一份合同,当电影开场后,检票人员便不得再让任何人进入放映厅。
后来,他甚至通过剧院的电台广播,大声演讲,警告那些看完影片的观众不要向他人剧透。果然,一般大众对此十分受落,大批民众排队购票希望入场观看电影,并缄口不言电影的内容。《触目惊心》一时间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他经常牢记观众会如何回应自己的电影,没有观众的话他会觉得自己的电影并不完整。其电影的目标是带领观众作一个逃避现实的旅程,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们愈感快乐,便会渴求更多。”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