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拉登“西游记”公开 13岁游莎翁故居感受深:生活颓废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周三(1日)公开了一批新文件,内容是前盖达组织领袖拉登被杀后,于住所中找到的其中一批文件。公开的内容中包括了拉登少年时代的游记,讲述了他在13岁时前往英国旅行时的见闻。

莎士比亚位于英国史特拉福的故居,现已改建成纪念馆,拉登在游记中说道他每个期日都会来到这里参观。(网络图片)

美国2011年在一次突袭行动中在当地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一处建筑物内击毙拉登,并在他寓所中搜出大量文件。CIA于周三再度公开其中47万份档案,数量是历来公开档案中最多。内容包括了7.9万段录音、1万段短片、还有1.8万份包括拉登个人日志的文件档案等。另有大批盖达组织的宣传文件,包括恐袭宣传片母带,或者是试拍演讲的影片等内容;在往来电邮中亦有不少互联网转寄信件,甚至是YouTube影片以及大量CNN、国家地理频道的“追缉宾拉登系列”纪录片。

这批新近披露的文件目前已上传至CIA官方网站的“阿伯塔巴德基地”分页,但由于需求过大,下载页面很快就被流量冲击至暂时失效。

“英国与我们文化不同,社会道德观念亦较低”

过去曾有情报指,拉登曾往西欧旅行,游记的内容首次证实了有关情报。游记中纪录了拉登在13岁时,前往英国游学10个星期的见闻。拉登在游记写道,他曾前往参观莎士比亚故居,但并不感到有深刻印象:“在那里我觉得英国人生活得很松散,我在那里生活感受不到人生有甚么未来。”文件中亦表示,“我们每个星期日都会前往莎士比亚故居参观,英国与我们文化不同,社会道德观念亦较低。”拉登明确表示,他在英国感受到“西方文明只剩颓废与衰落”(decadent)。

因部份内容以父子对谈形式写成,因此游记的另一位作者应是拉登其中一位儿子卡立德(Khalid)。卡立德在该次突袭行动中同被击毙。

拉登死后美国在他的寓所中带走电脑和大量文件,这次公开的47万份资料是历来规模最大的。(美联社)

其实拉登本来是出身于沙特阿拉伯一建筑商的巨富之家,今次文件披露的游英经历,正是当年13岁的拉登,被家人送到英国进行游学假期,并参加了为期10周的牛津大学暑期语言班。过去一段时间不少研究拉登活动的欧美专家,一直怀疑拉登可能曾在西方受教育,并因生活习惯与文化冲突之因,加剧了他对信仰的保守倾向。然而此一说法,从未获得具体证实,因此这大量解密的一手资料,也在学界引发相当兴趣。

除了拉登的少年游记外,披露文件还公开了其他重要的文件,包括确定是拉登儿子哈姆扎(Hamza bin Laden)的第一幅成年照片影像。(美联社)
+7

除了拉登的少年游记外,披露文件还公开了其他重要的文件,包括确定是拉登儿子哈姆扎(Hamza bin Laden)的第一幅成年照片影像。拉登死后,盖达继续分散在不同的地区,更栽培“储君”哈姆札成组织的“新领导”,希望以其年轻形象改变盖达予人“过时”的观感,冀吸引更多年轻穆斯林武装分子加入。哈姆扎早前呼吁发动独狼式袭击,更指可使用简单的方法:“如你可以有枪,很好,但没有的话,也有很多选择。”

重温盖达“储君”哈姆扎上位之路:

梦想穆斯林世界统一 与西方世界达成和解

拉登亦在游记中亦提到了他对未来的世界观,其中一个情景是穆斯林世界在革命后终于统一起来,并与西方世界达成和解。但同一时间他亦写道应趁革命带来混乱的机遇,透过盖达组织发放讯息,让伊斯兰的势力得以扩大。

相信这份游记会让不少研究拉登的学者感到兴趣,特别是指出他在学时期的思想转变,以致日后决定放弃父亲的丰厚财产,前往参加对抗前苏联的阿富汗战争。

文件透露伊朗有意协助盖达组织

另一方面,这次公开文件中亦透露盖达组织与伊朗关系。文件中写道伊朗曾希望提供一些“沙地的兄弟”、金钱与军火的援助,以换取组织打击美国在沙地阿拉伯和海湾的利益据点。

过去外界一直有指伊朗与盖达组织恐怖份子有联系,惟至今未有确实的证据。虽未知上述协议有否达成,但文件或会损害伊朗形象。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