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突变基因 哈佛华裔教授创新法 有望治疗多种疾病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公布最新成果,可以非修剪形式将突变基因还原,更准确可靠而且近乎零副作用,可望治疗基因失明、镰状细胞贫血、新陈代谢障碍等疾病。
有些孩子先天体力衰弱,甚至预期寿命比别人短,那可能因为他们遗传了镰状细胞,红血球不正常。表面看不到任何异样,问题出自体内基因曾经出现突变。突变基因带来的其他疾病例子还有基因失明、新陈代谢有困难等。
基因突变听起来可能很吓人,但事实上它是很常见的事。人体细胞因为化学作用,平均每一天会出现基因变异300次,但因为有自然修复机制,所以即使每天突变300次,其实也不怕。只是当修复机制有出错,做不好它的工作时,就会真的成为基因突变,引起不同类型的疾病。
无副作用编辑法 永久还原基因
要修补突变基因,科学家向来用的都是剪辑方法,利用免疫系统CRISPR,用化学作用剪走指定碱基对。这把“剪刀”的好处是又快又准,技术已经进入临床测试阶段,相关科学家在近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中更是呼声极高。但这把“剪刀”会否“神经刀”却属未知,因为有研究显示,“剪”去指定基因之后,或许会意外造成新的基因突变。
明白这个忧虑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David Liu尝试另辟蹊踁。David Liu是哈佛大学的化学教授,在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工作。他领导的团队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不是剪辑基因,而是还原基因。同样,他的研究建基于CRISPR原理,但所做的是以化学作用令碱基A变成近似G的碱基,令AT对变成GC对。这个新方法名为“A碱基编辑”。
研究团队制作出仪器,利用新方法编辑了17次基因,成功率达到53%,其中一次处理的突变基因更加是血铁沉积症的成因。研究团队强调“A碱基编辑”有两大好处:
近乎没有副作用编辑功效永远,基因不再改变
有望下一步:临床应用
不过David Liu指出,还原基因只是第一步,要应用在治疗上还要更多研究。
我们要应用这机制,测试它是否安全,评估它用在动物和病人上的好处及任何副作用。我们仍要做很多,但有此仪器是好开始。
01百科:博德研究所
在美国波士顿有两所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和麻州理工,为了加强科研合作,两所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组成博德研究所。同样在博德研究的还有麻州理工教授张锋,他以研究基因编辑闻名,用的是CRISPR剪辑法,34岁时已获晋升为终身教授。
同样在星期三(10月25日),博德研究所的张峰团队亦在《科学》期刊发表成果,以CRISPR/Cas-13方法编辑RNA,即负责转化DNA信息的核糖核酸。《经济学人》评论道,两个研究成果反映基因编辑的进展迅速,“以目前看来,基因工程的潜力无限。”
近年基因疗法的进展: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