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利益碰撞纵难免 中美仍有合作之道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周六(30日)起访华,除了就目前仍然未解决的朝鲜核问题与中方磋商,更重要是为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首度访华行程定下基调。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中美两国纵使经历一段时间磨合,但贸易、南海等核心问题仍然困扰双方。然而,大国互动从不奢求毫无分歧,关键是继续进行高层交往,而特朗普访华在即,反映两国都有深化合作、促进了解的默契。
今次已是蒂勒森就任国务卿以来第二次访华,其间随着朝鲜多次试射导弹及进行核试,东北亚局势更加紧张。中美就着有关问题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协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危机加剧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美国继续就一些问题与中国较劲,例如以“航行自由”为名,频频派遣军舰巡行南海,较早时又宣布将对中国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行为展开调查。蒂勒森就是在这种既合作、又冲突的大背景下访华。
在促进中美关系上,中国似乎更积极──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先前赴美国佛罗里达州会晤特朗普,并在往后的互动中,与对方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屡次在社交网站炮轰美国政客,但对习近平则相当客气,多次赞赏对方在处理朝鲜问题上的努力。
当然,否认中美之间存在分歧是不切实际的,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两国正就困扰双方的问题,积极摸索解决之道。白宫前首席策略师班农早前访问香港期间,收起为人熟悉的敌视中国的口吻,改为赞赏习近平;他在北京期间,甚至与习近平重要政治盟友、中纪委书王岐山会谈,据报内容是“经济民族主义”,中方似乎想弄清特朗普政府对华经贸政府的含糊之处。
早前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则表示,他向北京官员表达对贸易及投资不平衡的担忧,形容中国是世上其中一个保护主义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今年与美国签订一项协议,容许美企进入中国的金融、银行和农业等领域。他形容这些领域比较容易解决,“现在我们要做更难的事……希望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对改变气氛有所帮助。”可见他在批评中国之余,亦对这个竞争对手留有余地。
中共十九大举行在即,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大政方针奠下基础。中国领导人亦有强烈意愿,希望在特朗普余下三年多任期内稳定中美关系。诚然,特朗普的“令美国再次伟大起来”和习近平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难免有利益碰撞的时候,但从来没有人奢求中美关系可以永远一帆风顺,最重要是在竞争之余,不要忘却继续探索解决问题之道,而两国元首实现互访,肯定有助促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