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女神沉默背后 昂山素季为走入建制 与军方的政治妥协与角力
一年, 说长不长,说短亦不短。不过却足以令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国际形象插水。一年前,她出席联合国大会回应罗兴亚人的问题,满怀信心地说缅甸不怕国际审查;一年后,素姬缺席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素姬坐视罗兴亚人受迫害,有舆论更认为昔日的“民主女神”不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素姬屡受国际舆论攻击,在周二的全国演讲中亦遭指欠态度,她与缅甸军方的关系,或可部份解释她的沉默。
一年前,素姬在联合国大会上,回应在若开邦数以万计罗兴亚人生活环境欠佳,以及他们与佛教徒的冲突。
我们承诺(找出)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各邦所有社群带来和平、稳定和发展。我们政府正在采取一个全面的做法,令短期和长期计划都很以发展,目标是宣扬互相谅解和信任。
素姬光环掉下 受国际舆论鞭挞
罗兴亚武装分子与缅甸军方在8月25日爆发冲突,军方大规模报复,放火烧村,惹来联合国谴责此举是一场“种族屠杀”。国际舆论纷纷批评素姬一直未有为罗兴亚人发声。
在昂山素季周二(19日)发表全国性电视讲话后,《纽约时报》以题为“昂山素季,一个改变很大的标志,回避了罗兴亚(问题)的指控”(Aung San Suu Kyi, a Much-Changed Icon, Evades Rohingya Accusations)的文章作报道,反映西方舆论大多猛烈鞭挞素姬的罗兴亚人的态度。
仰光著名政治评论员席都昂敏(Sithu Aung Myint)为素姬辩护,他说:“军方明显很想把罗兴亚人赶出(若开邦)这些地区,但素姬政府并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美国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亦言:“素姬很了解此事,她是很在乎的”,又言“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素姬的判断抱有信心”。
夹于军方与佛教组织之间 素姬左右做人难
素姬担任国务资政掌权近一年半,她在罗兴亚人问题上左右为难,只因她被夹在军方与佛教民族主义组织之间。
罗兴亚人与缅甸人民的矛盾早就植根当地,缅甸民众普遍认为罗兴亚人是从孟加拉(Bengalis)而来的入侵者。
英国在19世纪末三次英缅战争战胜后,把缅甸纳入其殖民地,其后引入大量孟加拉移民,而罗兴亚穆斯林就是其中之一,原居此地的若开人认为他们变成次等公民,遭到孟加拉移民的迫害。历届政府都拒绝承认其公民身分,罗兴亚人因此受到严重歧视。
当地极端佛教组织如969运动及缅甸种族佛教保护联合会(Ma Ba Tha)更为这股反罗兴亚人情绪煽风点火,他们指责穆斯林对佛教构成威胁,穆斯林迎了娶佛教女信徒,而他们的人口增长比佛教徒更快,更指罗兴亚人策划了恐怖袭击。969运动除了发起行动杯葛穆斯林商店外,更会攻击当地穆斯林。佛教僧侣在2013年,带领民众去烧毁缅甸中部一个穆斯林社群,造成40多名穆斯林死亡。
军方总司令敏昂莱(Min Aung Hlaing)被称为缅甸国内“地上最强的人”,他对罗兴亚人的态度亦非常强硬,他9月16日在Facebook上指控所谓的“罗兴亚人”只是“孟加拉极端分子”,想在若开邦建立势力阵地,他们并非缅甸国内的少数族群。
他们从来都不是缅甸内的族群,却想获得承认为罗兴亚人。孟加拉人问题是一个国家民族的问题,我们要团结一致,确立真相。
“缅甸最强”军头敏昂莱 斥罗兴亚人非我族裔
敏昂莱在2015年接受《华盛顿邮报》访问时表明,“我们不容许使用‘罗兴亚人’这个字,他们是孟加拉人。这些人并不是我们的族群,他们不属我们的民族,他们来自孟加拉。”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亦不曾施加压力,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虽然表示,中方反对在若开邦发生的暴力袭击,期待尽早平息战火,但缅甸的印度专家基帕根(Nehginpao Kipgen)认为中国会阻止联合国安理会谴责缅甸军方。
他认为联合国安理会谴责缅甸军方是最有效的方法,为军方增加压力及形成一个痛点,但却难以实行,因为“中国持有否决权,而且是缅甸的亲密盟友,或许再加上俄罗斯的支持,中国将会阻止这措施”。缅甸军方需要面对的国际压力亦会较少。
素姬凌驾总统之上 仍顾忌军人权力
素姬日前在全国讲话中,形容缅甸民主体制是年轻及脆弱的。她当上了国务资政,她的儿时玩伴廷觉(Htin Kyaw)出任总统,素姬早言会“凌驾在总统之上”,但军人在政治上执掌大权,令素姬多番顾忌。
缅甸在2015年大选迎来了25年来首次自由选举,全国民主联盟在2016年大选中赢得近80%民选议席,文人政府上场。但正如素姬所言缅甸民主体制是年轻及脆弱的,军方依然大权在握。
军方在缅甸国会中占有25%的席位,若要修改宪法,则需要获得国会逾75%的赞成票。
在2008年制订的宪法规定,国会议席的四分之一必须留予军方,让军方成为“关键少数”,手持重要票数阻止修宪。军方更设立一个政变机制,让国防部和安理会拥有权力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夺取权力。
而国防部、内政部及边境事务部这三个重要部门,亦规定只能由军人领导。在这局面下,素姬未能轻易与军方反面,否则她数年来为走进政坛,所花的心血都会付诸流水。
若为“罗兴亚人”出头 或导致双输局面
缅甸曼德勒区(Mandalay)首席部长卓敏孟(Zaw Myint Maung)说:“我们正步向民主的大门,但我们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全国民主联盟虽然在国会中胜出,但缅甸在迈向民主的道路上,仍然步步为艰。
若然素姬为了罗兴亚人的问题与军方对抗,加拿大评论员利迪(Jeremy Luedi)分析,结果仅会导致双输的局面。昂山素季并无军权,除了未能为在罗兴亚人问题上发力,而且更会令支持者疏远她。
悉尼大学社会及政治学系教授博加斯(Jonathan Bogais)说:“如果她要致力保护罗兴亚人,那她便会失去许多佛教徒的信任,继而削弱她的地位。情况复杂,军方亦一直在背后,她的控制权不大。”若然军方为此向素姬报复,更会威胁到国家的民主进程。
牛津大学的缅甸研究人员沃尔顿(Matthew Walton)指,全民盟政府可以控制的,仅是讯息发布的内容,惟有当地民众对于罗兴亚人并不感同情,而全民盟在2015年大选中,更未有派出任何穆斯林候选人参选,反映全民盟并没有视罗兴亚人问题为首要处理的事件。
如果她要致力保护罗兴亚人,那她便会失去许多佛教徒的信任,继而削弱她的地位。在如此复杂的情况,军方一直在背后,她的控制权不大。
民主女神的妥协
素姬被军方断断续续软禁了15年,在2010年突然获军方无条件释放。对于军方态度的转变,当时有舆论猜测素姬与军方,甚至是美国政府、欧盟及商人达成了秘密协议,以换取获释。
BBC报道则分析指军方或是担心继续延长软禁素姬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且软禁素姬会惹来国际舆论批评,继而令前军政府领导人丹瑞蒙上“昂山素季事件”的污点,军方才下此决定。
素姬自此亦把全民盟逐步带入政治舞台。全民盟在2011年年底决定不再杯葛选举,让全民盟参加2012年的议会补选,在2016年大选前,素姬亦多次与军方协商,提出让军方保留政府内重要位置,以换取让素姬担任总统,虽然素姬未能如愿,但最终文人政府在一片和平的局面,带着民众期许上场。
素姬去年出席亡父昂山将军的纪念仪式时,敏昂莱代表了军方首次出席,一同向缅甸独立英雄致敬,向外界展示了两者的团结。
素姬盛年时步入了缅甸政治涡旋,被冠上“民主女神”名誉,如今她因罗兴亚人成为了箭靶,为军方暴行挡箭。她奉行政治实际主义,希望换取时间令全民盟的权力逐步增加,直到不再需要顾忌军方。然而,今年已72岁的素姬为了实现缅甸未来的蓝图,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究竟可以牺牲多少,在她有生之年能实现团结整个缅甸的宏愿吗?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