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马君正|铁血女将的风帆修炼 没送命就当皮外伤的信念

撰文: 叶诗敏
出版:更新:

杭州亚运代表名单上的600多个名字,背负的信念和努力拼凑起香港队的意义。因疫情相隔5年的亚运会,有的首次披起港队战衣,有的为自己而战,有的承载奖牌的重量。
他和她,都值得香港人一一记住。

马君正,香港女子滑浪风帆代表,2012年加入港队已被视为风帆新一代接班人。
世界锦标赛U22冠军、亚洲青少年锦标赛金牌、雅加达亚运队际赛银牌、亚洲锦标赛冠军,相比一列列的亮眼成绩单,她更想人记住的,是“香港第一位PWA世界职业巡回赛女性运动员”。
无论是战胜风浪的快感抑或渴望做“第一位”的突破,敢于挑战的韧性来自从小被严父训练的钢铁意志--“反正没送命就当是皮外伤口”,是她很喜爱的一句歌词,也是她的风帆修炼。

马君正,香港滑浪风帆女将,将第二度征战亚运。(廖雁雄摄)

“佢最唔怕死、最钟意速度”,那天滑浪风帆队亚运代表出海示范,岸边的教练陈敬然看着马君正如是说道。

我听后暗忖:“又一个勇悍的风帆女将”。我想起退役的陈晞文曾断5条肋骨切除脾脏,手术后征战奥运的英勇故事。马君正也曾在大海中心命悬一线,2016年台风逼近台湾澎湖的RS:ONE世锦赛,自己及部分选手仍坚持在休战日出海练习,不料一阵强风吹断帆杆,帆布打中她面部跌落海,当时她只知板上和水面血迹斑斑,幸仍清醒“用最后一口气和求生意志”游返岸边治伤,当时连教练都不敢直视她那最后缝了17针的伤痕。

马君正不是自小就大无畏的人,勇悍,是练出来的。(廖雁雄摄)

不怕死是练出来 由恐惧到热爱风浪

“教练说你最不怕死。”我对马君正笑说。

“比现在的小朋友大胆,所以较易突破吧。”她听后微笑道。在海上与风浪搏斗是滑浪的真正乐趣,但真的可以无畏无惧吗?她解答:“主要因为有个严父”。

26岁的马君正因父母缘故自幼与风浪结缘,在赤柱训练和长大,近年才搬到长洲。小时候的她最初被爸爸安排同时间学习攀石和风帆,目的就是要自小培养她的钢铁意志,“两项都是极限运动,在山顶和海中心都是一个共通点,都是要用自己方法生存下来。他一直主张男女没有分别,女生都可以与男生一样勇敢。”

马君正从小被教导“女生也与男生一样自主、勇敢”。(廖雁雄摄)

她的勇悍,是从7岁开始接触风帆锻炼得来。8岁那年某天,香港准备悬挂一号风球,大风得同年纪的小孩都撤回岸上,“爸爸却开晒啲嘢(帆)叫我落水,我说那么大风没有人会落水,他却吼说‘起帆!我不想听’。”听起来可怕又严酷的往事,马君正却是笑着说出口。又有一次,她第一次在石澳后滩落水,大北风下浪很大很急,“落不到水, 好惊被浪卷,失败了一次出不到去,他说要试到落到为止,不可以怕浪。”

“我觉得这就是训练了我,由恐惧到热爱(浪)的原因。”马君正说。

马君正(黄衫)去年在主场夺得亚锦赛冠军。(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如以色列女战士般坚强

今年5月,她到以色列集训看到当地服过兵役的女帆手,才惊觉其坚毅不屈的意志早已像军训般入血。有天训练遇上大风浪日,“近两米高浪”、“3号风球般大风”,以色列女帆手的果敢让马君正留下深刻印象,“她们好独立,在教练未到前已把所有器材打包上货车,驾车到另一个基地训练,有很强的自主训练意识,即使有大风浪也知道自己需要怎样训练,排除万难去‘劈’。”

她发现当地要当兵的女帆手,不就跟爸爸以前教出来的自己一样?“排除万难去‘劈’”。

“大家都是非常之坚强,包括训练时数、面对大风浪的坚毅。她们大风大浪都照落水,甚至比男生更不怕风浪,好佩服她们比男生更早落水长时间训练,那种‘战斗民族’的精神令我好震撼。”她感叹道。

马君正除了超爱风帆也爱滑浪。(Instagram)

“本身我不是这种性格的,细个好多事都惊的,但就是被爸爸Push(逼)过了舒适圈后,反而找到挑战风浪的快感,变成是自发去做。”当初因爸爸的严厉指导而不得不继续扬帆,直到爱上挑战风浪的刺激感,甚至数年前只身到台东第一次滑浪,反正就是不停挑战自己和家人的胆量,“担心但他们觉得捉不住我这种轻狂的人,所以只叫我小心点。”她笑就。

“决心不够才最危险”

不过,在2016年台湾澎湖世锦赛经历生死后,那条缝了17针的伤疤的确改变了她一点点。“没以前那么冲动和疯狂,那次意外是挑战大自然,所以自此对大自然的心态不同了。”

当时经历意外后,她水都不敢落,有时一闭上眼,就能感受到狂风巨浪在自己面前。但同时,她心知这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因为她不是在和风浪搏斗,而是与大自然作直接的交流。如果风帆没有遇上风浪,也体会不到其中真正的乐趣。就在她内心交战时,被师傅何德明一句话击中,使她猛醒过来,“他说玩得极限运动便要承受一定风险,但当你决心不够,反而会有意外,所以决心不够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风帆,是其他物质的东西不能取替的快乐。(Instagram)

马君正不再冲动,亦对大自然多了一份敬畏。体内的好胜因子依然骚动,惟她明白要战胜的不是风浪,而是面对风浪的自己。“了解到它的力量,同时运用到它的力量去玩风帆,是很宁静很Pure(纯粹)的感觉。”外人是否很难明白这种感觉?她想了想答道:“其实都不难理解的,大致就是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其他物质的东西不会带来这种更大的快乐,变得没那么重要。”

重新领悟滑浪风帆后,她想看看自己的极限能去到多高,愈难愈爱。她开始挑战非她赛项的滑浪风翼,尝试了200多次终于做到空中前滚翻,她笑言是反叛心态,“较少香港人做到,应两只手数得晒,女生可能得我一个?就是想挑战没有人做到的事,都是平时的反叛心态,好多人觉得做不到的事会想去试。”

马君正去年参加PWA世界职业巡回赛,成为香港第一名PWA世界职业巡回赛女将。(廖雁雄摄)

是反叛吗?可是,就是马君正的“反叛”,让她去年成为香港首位PWA世界职业巡回赛女风帆手,是她深感自豪的履历。“因为此前只得师兄何志豪做过,香港没有女运动员做过。”最终她以第6名完成,世巡赛的经历不只是为她添了一个名衔,这趟旅程让她更坚定扬帆前行。

她在世巡赛遇到了偶像、50岁前世界冠军Antoine Albeau,她的首场职业赛是该法国传奇的退役战,后者曾赢下26次世界冠军。马君正说:“记得小时候,他来港示范,当时妈咪话我都可以是世界冠军,没想过十多年后可以在世巡赛同场。原来只要肯努力、坚持,没有事可限制你追求梦想。”她也见尽各国帆手以生命追梦,令她重拾信念:“他们没有政府资助,要自己支付机票及食宿、找器材赞助。原来香港运动员已很幸福,更应该学懂珍惜。”

她在去年职业赛旅程中,见尽各国帆手以生命追梦,令她重拾信念。(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第二届亚运是肯定 以风帆写自己的Flow

问到马君正的最大梦想,答案有点意想不到,“我想用风帆写我嘅Flow(故事),以经历启发其他人”。言谈间发现了马君正的另一面,原来她很喜爱本地Hip Hop音乐,特别是“Novel Fergus”和“摩四青年”。她笑言前者的《皮外伤》一曲中,“反正没送命就当是皮外伤口”是她们帆手的写照;又哼出摩四青年的《选择》一句歌词,“人生系得一次咁咪自己去争取”,“就像以色列女帆手的民族意识般,需要去争取的东西要尽全力去争取”。

“那你人生中有全力争取过什么吗?”我问。

“其实每日都在争取。”马君正想也不想回答。“老实说,我不是特别有天资的人,坚持到现在仍在做运动员、去第二次亚运,都是对自己一个肯定。因为家人都没什么运动细胞,全部都是画画、做设计的人。”

上届亚运在RS:One队际赛取得银牌,今届转战iQFoil新板种,马君正不只体能上要锻炼,体重上亦要增磅以应付新挑战。去年获亚洲冠军头衔,也是坚定所致。她是队中较早由RS:X板转训练iQFOil的帆手,早于东京奥运*资格赛期间,已下定决心专注练习新板,比不少帆手更快掌握新板种,去年终在亚锦赛夺得金牌,取得亚运代表资格。“今届亚运感觉自己心态更成熟,新板种也是新机遇,上届与中国选手差距较大,期望今届能赛得更好。”

*注:东京奥运以RS:X板种比赛,下届奥运将改赛iQFOil。

马君正是今届队中唯一有亚运经验帆手,将与亚洲冠军郑清然出战iQFoil赛事。(廖雁雄摄)

以风帆经历写自己的“Flow”,马君正最想说的是坚持的故事,“我的韧性一定比体能强好多,走到今日一定是信念比人强。”她笑道。

风浪不会止息,每一次的扬帆都是新的挑战;她无数挑战和战胜的不是大海,不是大自然,而是自己。皮外伤和坚持是过程,成为强大的人,才是她故事的结局。

皮外伤和坚持是过程,成为强大的人,才是马君正故事的结局。(廖雁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