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宜水库东坝交通崩溃!小红书网民群情汹涌:麦理浩径322惨案

撰文: 威廉神
出版:更新:

多位来港行山的小红书网民分享,过去周末到西贡行麦理浩径及破边洲的经历,不约而同地表示行山人流极多,在万宜水库东坝等车大排长龙,行山体验极差,直呼其他人要“避雷”,即小心中伏的意思!

小红书网民分享周末到东坝行山的照片。(小红书)

到东坝破边洲行山的网民:还没到万宜水库就堵的不行

小红书网民“雷不打”表示,上周六(22日)早上从福田口岸过关,排队1小时才上到的士,直接搭的士入东坝,但在离东坝约4公里的万宜路上塞车,只好提早落车行入去,“还没到万宜水库就堵的不行,下来走了4公里。比两年前人多太多,在破边洲直接堵住走不动”。

眼见早上人多,预计黄昏离开也是排长龙,这位网民选择预约快艇,在浪茄搭快艇回西贡码头,约花20分钟,每位160元。他建议网民在人太多时,回程坐快艇,不要去等公共交通工具,而且途中可以看到破边洲的另一面。

这位网民搭快艇回西贡,避开了回程等车的困扰。(小红书)

到东坝破边洲行山的网民:人生中没有排过这么长的队

小红书网民“七七”拍了一段片,由东坝坐小巴出去,望出窗外的景色,全部是排队搭小巴的人,人数数以百计。上周末是3月22日,这位网民以“麦理浩径322惨案”去形容,“不要周末去香港徒步,会变得不幸”,“人生中没有排过这么长的队”。

这位网民坐小巴离开东坝,见到马路旁是不见尽头的人龙。(小红书)

到东坝破边洲行山的网民:的士司机都觉得不可思议

另一位小红书网民“泰哥儿超有力”过去周末亦来港行东坝,感叹那种情况连“久经沙场的的士司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写:“傍晚因为走完破边洲都天黑了,我们到东坝的士站的时候看到排队巨超级爆炸多人,有几个旅游团的,还有一半的人是零零散散自游的,打车根本打不到。”他还提到有的士司机坐地起价,“一脸笑着叫价打表还要额外加400港币,晚一点有个更离谱额外加700,从东坝打的到福田口岸一共1000港币”。

有其他网民留言有“人太多了,没有了徒步的意义”、“疫情前去的时候没啥人”、“这两年变成XHS(小红书)网红路线”、“风景很美,天气很透,但是体验感真是稀巴烂”、“麦径已经废掉了,相比19年差太远太远”、“跟风的人太多了”。

截不到的士,只好摸黑行出去。(小红书)

到东坝破边洲行山的网民:等车就耗尽了精力

另一位小红书网民“是大萱吖”上周末亦到东坝行山,抱怨交通问题,他写:“麦理浩径等了3小时,看到巴士(来往北潭涌及东坝的小巴9A)来了真的想哭,3月22日的人真是巨多,做足了攻略还是没办法很好的出行。麦理浩径是很美,但是等车就耗尽了精力,过去的的士要等3小时,出去的巴士等了快3小时才坐上。”有来自香港的网民回应:“10个有9个是同胞…等车中,香港人不敢入去行山。”

等小巴离开东坝的人龙十分长。(小红书)

由北潭涌至东坝的马路长约10公里,如果慢慢步行的话,约需两个半小时。目前只有小巴9A及的士两种公共交通工具出入东坝。出入东坝的万宜路是环万宜水库的水塘马路,多弯多斜,很多路段只能单线双程行车,若果发生小意外或有车不相让,就很容易塞了整条马路。

到东坝破边洲行山的网民:真的是绝望至极

有一位叫“喜东东”的小红书网民也是过去周末来港行破边洲及麦径,他撰文建议避开周末的麦径,他表示福田口岸过关后,由早上8时多排队,到11时多才上到的士往东坝,但途中大塞车,“开启了漫长堵车,很多小伙伴还被司机扔到了山脚下”。他续写:“徒步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万宜水库东坝。开启破边洲,见过堵车的,第一次见堵人,又是漫长的等等等等。”

东坝景色优美,是小红书上的行山热点。(小红书)

这位网民行到西湾亭落山,但没有交通工具出去,他写:“没有的士,没有大巴,啥也没有,从天亮等到了天黑,没有网络信号,电话打不出,的士叫不到,真的是绝望至极。”后来他走到有信号的地方叫到车,“加价叫了车上来,600(元)一辆”。他建议行西贡麦径要避开周末假期,最好闲日去。

有网民回应他表示:“明显这个地方已经超过了它能承载的客流量,不该只看那些理想路线,多看看这种失望体验对所有人有好处。”亦有网民简单分享经历:“被司机中途放下,走了很久才到起点,后面下山打不到车,小巴超长的队伍,很绝望的一次。”

在小红书搜寻麦理浩径,出现了大量中伏的经验分享。(小红书)

有网民关注山野垃圾问题 推广无痕山林

此外,小红书网民“椰子的户外空间”行过香港的杯灵双渡及深圳梧桐山罗龙线,感叹香港及深圳的户外环境何时能同步起来!他撰文比较两地路线的垃圾情况,他写:“前者山路洁净如洗,偶见的简体包装垃圾显得格外刺眼;后者却让我和朋友化身‘荒野清洁工’——从山脚到山顶,捡满两大袋垃圾,零食袋、饮料瓶堆叠如山,甚至发现本应属于专业玩家的能量胶包装。”

这名网民表示香港的杯灵双渡很干净。(小红书)
这位网民行深圳梧桐山忍不住执垃圾。(小红书)

这位网民认为要多加推广无痕山林的概念,提出四大建议,包括带走120%垃圾,自己垃圾自己带走外,还帮忙清理前人留下的垃圾。他提出在树上绑丝带等于制造永久垃圾,行山人士应学会用地图及导航应用程式。他希望大家可以学习无痕山林的七大原则,而且他讲到克制分享欲,叫大家别在网上分享一些小众行山路线,因为“小众野路一旦被流量裹挟,生态崩坏只在一夜间”。

网民:避雷避雷,雷不就是自己吗?

有来自江西的网民表示,麦径第二段、破边洲、龙脊及鸡公岭是山野垃圾的重灾区,希望小红书及其他网上平台别再发其他路线的攻略,以免令其他路线沦陷。他还表示:“现在的网络太发达,大部分帖子只炫耀自己看到的风景有多漂亮,于是,大家就一窝蜂挤过去了。人多了,造成很多困扰,比如卫生变差、交通不便等,回来又发帖吐槽、避雷。但想一想,避雷避雷,雷不就是自己吗?”

另外有留言称“所以我不做攻略了,一个地方火了就毁了”,“户外活动有门槛的,不单体能经验装备这些,无痕理念更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