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湾行山路线】川龙出发上妙高台 登禾秧山顶石林“点将台”
原计划除夕渡岁野营,奈何不利人和,黯然取消,邃改元旦登高。出发之时,早已笑言大帽山旺比旺角,故走线亦避之则吉,选走非热门路线。
路线︰川龙→响石脊→妙高台→禾秧山→圆玄学院
大帽山南坡,有一列火山岩岩组,主要聚集于大圆石涧涧谷顶部;分水岭左缘响石脊,为响石坟场所在,引自山火瞭望台所在之妙高台(标高779米)[1],分水岭右缘禾秧脊,引自禾秧山(标高767米)[1];两山岗往北伸延,汇于大帽山山巅。
峰间岩石遍布,概分七组,计有妙高台、石船、石巢、竹海、斗壑[2]、相思及禾秧(顶),合称七重岩。
禾秧山又叫假大帽,因从城门方向仰望,大帽之巅受视线所阻,只能望见前方之禾秧山,常误作大帽山而名。此山非正式地名,不载于官方地图上,惟民间记载者,将其山名音释作 Woo Yang Shan,倍感奇怪,疑似非粤语音,参照禾𪨶及春秧街之英译,此山应作 Wo Yeung Shan;特此着墨,冀拨乱反正。
原计划除夕渡岁野营,奈何不利人和,黯然取消,邃改元旦登高。出发之时,早已笑言大帽山旺比旺角,故走线亦避之则吉,选走非热门路线。行友自上村或荃湾往川龙集合启步,小巴站旁的酒家人满为患,多是观日不果落山的市民,或元旦登山前饮早茶。
跨过大曹石涧,左转往圳下对岸,有水管舖设于竹林间,原路口寻觅不果,破竹数米重回主山径。此脊乃响石脊其中一条平坦西脊,贯穿通往施乐园之旧车路,不但可避开坟场之石屎梯级,路程上亦较直接,免除步行由川龙往响石脊南端马路之苦。
沿途虽多待萌芽之枯木,惟气温炎热如初夏。首次与旧马路交汇,续接山径直上,再接马路,右侧发夹弯乃响石脊大路。此时高度约600米,有横移山径抵禾秧脊,是为相思林径,往上之山脊,则通妙高台、或施乐园。
按图看清路线、沿途风景、设施▼
径左有人工石砌平台,未知是军事用途还是昔日农耕所用。周遭全为短草坡,只有涧谷处方见常绿灌丛;然而有一处却长满落叶灌木,一侧全黑,一侧全白,令人想起台湾之黑木林及白木林。见有队于大圆左涧左源右坡强行出涧,原在东龙右涧缘悭一面,据知月内三度组队前往而不果,未知今日觅得正途与否。
妙高台以下,始见乱石遍布,游人足迹多而坡不见草。抵山火瞭望台,后有一间小屋及厕所(不开放),后方见大帽山主峰;大山之下有小屋,颇有外国居于山屋之意境。
有一条与相思林径平街之横山径连接禾秧山,其下便是石船石林、石巢石林及相思石林所在地,一弯步过水溪,为大圆石涧最高之源流,此后矮竹处处,疑为竹海石林。径尽之山岗,有群石叠叠,为禾秧山之巅。
按图看清路线、沿途风景、设施▼
怪石嶙峋,奇岩处处;虽不及鹿巢石林壮观,惟相较平易近人。若犀牛、若莲台、若船、若飞来石,全君创作,无需强求单一石景。禾秧顶石林最高点为一巨型岩石,如烽火台,其石侧有垂直平行坑纹,令我想起马达加斯加第二高峰 Pic d'Imarivolanitra的容貌。
欲登烽火台,须拥有少许胆色和攀爬技巧。穿过石隙或洞底,抵一石台上,小心跨过深隙至烽火台旁之石台,然后便是数步攀登,抵烽火台之上。
环顾四周,独大帽山陈前,其余山峰皆在脚下,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气势,难怪有点将台之别称(有别于王母石涧源头之风水穴“王母点将”)。此时,一块久违的熟悉面孔向我打招呼,原来是多年未有一遇之山友,果然有缘山上自相见。于石林攀玩随拍,庆至于尽,离开禾秧顶石林,向斗壑石林进发。
按图看清路线、沿途风景、设施▼
竹海石林就在禾秧顶石林下方,抵达时竟人山人海,虽比起大帽山林道已算少人,惟比起孤独的宁静相去甚远。赜隐山旅廿多次行程,皆尽可能享受大自然中的独我,却未必每次如愿;好比山中有缘人,只能随缘而弗能强求。竹海石林为一大型岩组,底部有通道可穿梭两侧,于下方洞口上方,光线透入参差的通道,予人穿梭时光隧道之感。此石组与禾秧顶石林遥遥相对,景色不俗。有石如猪,眺望狮子山。
按图看清路线、沿途风景、设施▼
沿禾秧脊落山,夕照马湾海峡景色醉人;针山之下,城门水塘有裙带围绕,后方九龙群峰悉数尽见。光柱穿透云层,斜射九龙半岛。有中国人于石天门顶,为避吵杂,错过景点。
此刻右转,绕到山脊之后,为斗壑石林所在,其表表者为形如两指的胜利石。站在高处,更可一窥位于后方的相思石林,该处同为大圆石涧其中一右支相思坑之源头。返回主脊,继续落山;山城绝色叫人惊喜︰东方极目见石屋山,西面遥指九迳及青山。
云层持续改变其结构,如把玩光线一样,从耶稣光转为一道光柱,比起俗不可耐之幻彩咏香江,有如云泥之别。弃正脊,向圆玄学院走,抵城门引水道,过大圆石涧主坝,沿村径梯级直指老围,即抵圆玄学院。
按图看清路线、沿途风景、设施▼
备注:
[1] 妙高台,网上资料几乎一致标示山高765米,惟地图所见,周遭山岗,高度分别为776.1米、777.4米及779.4米;而禾秧山,网上资料则见为771米,地图所示为767.0米。此举足见抄袭者众,求证者稀,除非另有所指;更甚有公开带队者、报章撰文者,亦无考究,人云亦云。惟未需翻古藉、考历史,仅打开一张地图,足矣!
[2] 斗壑之名,不知源起,字面之意,或可穿凿附会,解作“斗状山壑”,但名不副实;或臆测原指“陡峭深壑”而曰“陡壑”,却误写为“斗壑”
【本文获“刹那”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