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行山】财爷要完善行山径配套 山友盼减少石屎化
在昨日(2月28日)公布的财政预算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要完善香港的热门及具旅游潜力的行山径配套。行山界人士表示,希望政府改善行山径石屎化的问题,并考虑在蚺蛇尖等热门行山点兴建正规的行山径。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公布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当中有一项提及行山,“推广绿色旅游,完善本港热门及具旅游潜力的行山径的配套。”财爷说得简短又抽象,何谓具旅游潜力?香港的行山径有什么地方值得完善?有什么配套值得加强?
虽然未知具体计划,但翻查预算案的《总目22-渔农自然护理署》的开支详情,便知政府在完善行山径配套上的预算。在今年度,渔护署在郊野公园小型康乐设施及道路工程(整体拨款)项下的拨款比去年的修订预算增加111.6%,达2095.3万元,用以兴建山火瞭望台、凉亭、饮用水机及道路等小型工程,并可用于购买及建造烧烤炉、告示板等设施。
在本港行山并推动绿色旅游多年的野外动向 HK Discovery创办人陈嘉俊及沙头角故事馆馆长李以强都提到行山径石屎化的问题,希望政府可以改善,用天然材料去铺设或维修行山径,因为行山的朋友较喜欢在天然在路上行走;但相比石屎的行山径,维护由天然材料建成的行山径,人手成本较高,需要政府投放更多资源到渔护署。
建议修复水土流失路段
李以强补充,香港不少热门行山地点都不是渔护署的官方行山径,例如西贡的蚺蛇尖及飞鹅山的自杀崖,“这些地方不属正规行山径,但很多人去行,值得去改善。”他指上蚺蛇尖的行山径被人愈行愈阔,水土流失严重;但他强调在自杀崖及蚺蛇尖这些地方修筑行山径要考虑安全的因素,“可能条路不经过最危险的位置,之后在安全地方设置观景台”。
讲到完善行山径,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伍世良不约而同地提到蚺蛇尖,他指香港郊野公园游人逾千万人次,对行山径的消耗大,部分山路更加水土流失严重,例如蚺蛇尖,希望政府可以多拨资源修复行山径。
此外,李以强表示前年禁区开放后,新界东北很多前禁区山野都值得兴建行山径,例如红花岭,“那里有很多军事遗迹,可以成为一条有主题的行山径。”除历史文化可作为卖点外,政府也可完善风景优美的行山径,他特别提到太墩及红香炉峰景观开扬,是观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具旅游潜质,值得政府铺设一条较理想的行山径上山。
陈嘉俊:完善郊外厕所
除了山径本身,李以强提议在手机讯号接收良好的行山径,加强对景点的介绍,增加行山的趣味性,“建议在主要行山径上的景点增设QR code,游客用手机一拍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例如自然生态、文化、地图及路线资料等”。陈嘉俊亦希望当局尽力做到百份百网络覆盖,例如一些风景漂亮的景点都有手机网络覆盖到。
陈嘉俊还提到兴建更完善的郊外厕所,他表示在澳大利亚郊野的厕所,里面会有生物降解的设施,会更环保。此外,他认为香港四大山径的部分起点、终点或中途切入点交通不便,可达性低,政府可以考虑加强交通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