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残奥.羽毛球|陈浩源的最后一战 香港轮椅羽毛球却面临失传

撰文: 高诗琦
出版:更新:

巴黎残疾人奥运会(巴黎残奥)如火如荼,但赛事的简称惹来不少讨论——一般作“残奥”,但也有人认为“残”字有贬义,不如以音译“帕奥”或许更好?
“正正因为我们有残缺和残病,却做到跟正常人一样、甚至更多,才显得难能可贵。”陈浩源自信满满地说,对于轮椅羽毛球,他引以为傲;然而矢志奖牌“换颜色”的他,也不禁为让他自豪的手艺面临失传而苦恼。

陈浩源在2008年一次北上工作,乘坐朋友驾驶的汽车却遇上交通意外,失去左腿,自小热爱足球、也打羽毛球的他,意外翌年便加入港队,自此在轮椅羽毛球夺得许多国际赛奖项,包括世锦赛、亚残运。

3年前的东京残奥开始设有羽毛球项目,陈浩源当时首度参赛便获得一面铜牌,来到巴黎残奥,他已39岁,伤患不少之下,近一年常进出治疗室,他也决意打完残奥便告别国际赛舞台。不过,作为WH2级男单世界排名第二、即二号种子的他,仍希望在这场最后奥运获得更好的成绩。

陈浩源是香港首位轮椅羽毛球运动员,然而可见将来下暂未有接班人。(黄浩谦摄)

上届东京残奥因疫情延期且闭门作赛,陈浩源本已为家人准备好门票,最终只得无奈退票,今届奥运回复昔日热闹,有10位亲友会入场亲眼看他作赛,连太太也是第一次有机会现场看他比赛,令他期待万分。

陈浩源一直保持正面、也充满自信,因车祸截肢后翌年,他不仅成为运动员,还考获驾驶执照;现在除了是残奥奖牌运动员,场外也热心推广伤健运动、力争残疾运动员权利。谈到“残奥”的简称,他另有一番看法:“有人会热议,这个奥运会应该叫什么?有人叫残奥、有人叫健奥、有些人会跟其他地区叫‘帕奥’,很多创意。”

陈浩源认为“残疾”二字本身是正面的。(黄浩谦摄)

但他强调,“残疾”二字本身并不负面,“我自己、还有跟很多不同运动员讨论过,‘残奥’是最有意思和原汁原味,代表了残疾人士奥运会,残疾本身是中性的,代表我们有残缺和疾病,但也正正因为我们有残缺和残病,才显得我们做到跟正常人一样、甚至更多,才显得难能可贵。如果避开了这个字,并没有令事情正面了,反而是避开了原意,还是叫残奥吧。”

陈浩源是香港首位轮椅羽毛球运动员,当年他靠自学,终于圆满出战残奥的心愿,巴黎残奥不仅是他个人最后一届残奥,也可能是短期内,香港最后一次有轮椅羽毛球运动员在残奥作赛。

陈浩源透露,寻觅下一个香港轮椅羽毛球手非常困难:“这个项目的选手是可遇不可求,我自己也是因为意外前已打羽毛球(才会打轮椅羽毛球),不然我可能是个轮椅剑击手、轮椅篮球员……如果有合适的人才,我不收钱也会教。”惟他叹道,这项“手艺”也许会失传。

今届残奥,陈浩源会在WH2级男单争取再夺奖牌,8月30日作分组赛首战,他以21:10、21:8顺利击败智利对手Jaime Aranguiz,其余赛程如下:

9月3日 上午2:30 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