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糖的关键一步!中国科学家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精准全合成
撰文: 范玉莹
出版:更新:
8月15日,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历时两年多攻关完成。
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己糖是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与机体营养代谢最为密切的糖的统称。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在此之前,全球已有多位科学家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论文第一作者杨建刚介绍,团队将高浓度二氧化碳等原料在反应溶液中按一定比例调配,在化学催化剂和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葡萄糖、阿洛酮糖、塔格糖、甘露糖4种己糖。
杨建刚表示,研究还实现了人工合成糖的精准控制:“通过控制不同酶的不同催化效果,理论上可以合成几乎任一类型的糖。”
据悉,整套实验的反应时长约17小时。与通过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提取糖分的传统方式相比,糖的获取时长实现了从“年”到“小时”的跨越。
此次糖合成的效率为0.67克每升每小时,比已知成果提高10倍以上。葡萄糖的碳固定合成效率达到每毫克催化剂每分钟59.8纳摩尔碳,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
据悉,二氧化碳是一个低能量的物质,该研究完成了能量从低到高的转化,不仅对二氧化碳的处理有了新的循环手段,合成过程还有可能可以合成五碳糖(pentose)。五碳糖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体内只有磷酸戊糖途径这一种方式从六碳糖变成五碳糖,六碳糖这种单糖可以转化脂类、蛋白质等,对于体外培养也是巨大的一个进步。
德国科学院院士曼弗雷德·雷茨就论文给出评价意见认为,从二氧化碳转化为糖是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一成果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多功能性和高效性的糖合成路线,为绿色化学打开了一扇门。
中欧班列今年开行突破10000列 发送货物108.3万箱 同比增长27%中山大学教授团队发现镍基高温超导体 实现从0到1重大突破中国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超长叶片进行安装 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元宇宙|上海发布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 要求在前沿技术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