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舆论场:喉舌“混战” 谁在代表中南海发声?
“喉舌又掐起来了!”相较于“地摊经济”本身,舆论对于中国不同官媒对地摊经济的不同态度显然更加感兴趣,防火墙内外的两个场域在这一点上出奇地一致。
“地摊经济”近期成为中国的热词,源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日视察山东时的表态:“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随后黑龙江、上海、成都、济南、合肥等多地出台明确政策,对地摊经济的发展持肯定态度。
陆媒也第一时间对地摊经济发起了铺天盖地的报道,从中也可以溯源中国政府对地摊经济的准备工作:3月20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中,就已提及“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到了5月,中共中央文明办下发通知,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而在5月底中国“两会”闭幕式后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关于“中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人民币”的说法,亦成为“地摊经济大讨论”的重要背景。
连英国广播公司(BBC)、德国之声等西方媒体都在关注,“地摊经济”能否成为深受新冠病毒困扰的中国经济的救星?“全员摆摊”能否成解决中国后疫情时代的就业难题?
官媒新华社从6月4日开始刊载的“成都地摊经济观察系列”更加深了民众“官方认证”的印象,一时间地摊经济也成为大陆的自媒体写手们炮制“10万+”爆款文章的热点选题。
生活常识吿诉人们,当一个人全身正处于热气腾腾的状态,一盆凉水浇下来会有多么“刺激”。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6月6日公开发表评论文章《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开启了对地摊经济的反对声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大陆官媒也纷纷加入“抵制地摊经济”的战团。
其中《人民日报》在6月6日刊载的“人民锐评”中表示,地摊经济“放开不是放手,也不是放松”,而是讲究“有序”,“升温不能发烧”。央视6月7日发表《“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称“地摊经济”固然有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文章作者警吿,“地摊经济”如果一哄而起,各个城市多年积累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就会功亏一篑,最终“必然导致一哄而散”。
央视财经6月8日的评论文章更是把“不适合地摊经济”的范围从北京扩展到了“一线城市”,思路与《北京日报》如出一辙:中国的一线城市,“都是全球意义上的特大型城市……是中国经济对标全球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抓手”,所以,“简单化一哄而起地让‘地摊经济’在一线城市野蛮生长,看似能解一时之急,但如果此风猛吹,后患无穷”。
多间国家级官媒与新华社在地摊经济问题上看似“针锋相对”的表现,甚至让一些西方媒体做出了针对“红墙秘辛”的推测。
事实上,就像本文开头所引述网友的“喉舌又掐起来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类似的情形已经不止一次上演。2016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快播科技有限公司及其CEO王欣等人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一案的庭审进行了现场直播,这起案件本就受社会关注,庭审进程中“辩护人吊打公诉人”的现象更是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
对此,《人民日报》在庭审结束次日发表评论《快播的辩词再精彩也不配赢得掌声》,认为“不能因为辩论精彩就混淆了是非黑白,也不能因为转发的人多就占据某种‘道义’高地”。新华社则在同一天晚些时候发表评论《无论快播是否有罪都要对“狡辩的权利”报以掌声》,其中认为辩护人的精彩表现、庭审的直播都体现了法治的“重要气质”,还直言“就算快播有罪,也不能剥夺他们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就算你相信快播有罪,也要为这个团队精彩的辩词报以掌声。”
这应该是两大官媒距离今天最近的一次明面上交锋。再往前推,201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新华社同一天发文《适度调整让市场走得更远》;2014年9月16日,新华社发表社论,称“期待降息是对改革的不信任”,一天后《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发表题为《降息不是改革的对立面》的财经评论,矛头直指“降息与改革矛盾”的观点;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新华社记者杨明发文《中国一家独大是讽刺应该派业余选手参赛》,人民日报则发文《举国体制促体育大国杨明观点危言耸听》。
这还没有算上其他大陆官媒之间的“交战史”(比如《环球时报》与其他官媒打过的嘴仗要更多)。
此次《人民日报》、央视、《北京日报》等与新华社及多家市场化运营的陆媒看上去形成“对垒”之势,舆论中不乏看热闹的心态,同样是因为刻板印象——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国官媒唯一的功能就是替官方发声。
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只要对中国进行过持续且深入地观察就不难发现,官媒并非简单的“传声机器”,即便出于同样的立场,也可能会有各自的思考与判断,不然不会出现上述诸多意见相左的记录——若全都是官方意志的传达,哪里来的争议?《人民日报》等与新华社在“地摊经济”上的不同反应,无非是关注的重点不同,正方看重“经济活力”与“就业”,反方担忧“城市治理”与“秩序”,相当于“同一个声音的不同声部”。
况且还有《中国青年报》提出别让“某知名互联网公司HR摆地摊招聘,美女街边摆摊卖茅台,开着豪车上街卖奢侈品”带偏了地摊经济的节奏,关注点与正方双方都有区别。
只不过,这次《人民日报》、央视等“声部”,对于地摊经济的“有条件抵制”引发了网络舆论的一些反弹。央视财经在评论文章中将一线城市的地摊经济复兴看成是“一夜回到解放前”,“违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必然造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资源错配,从而给宏观经济发出错误信号”。针对这种看上去“高大上”的批评,有观察者指出,与“违背市场规律”恰恰相反,像所有市场经济活动一样,“地摊经济”也有自己成本和营收核算,也有自己的服务人群及其消费习惯研究,这种“微创业”并不比其他任何经济形式更缺乏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约束。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立体的“大市场”,必然包含着高中低端的分工,“地摊经济”的存废与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存在着更宏观的市场经济活动联系,只要A而不要B才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当然,对地摊经济可能引发卫生、交通、夜间噪音扰民等问题的担忧也合情合理,对此陆媒“财新网”6月8日发文称,地摊经济的发展不应该是无序的、自由放任的,应该坚持“民间纾困、促进就业、维护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更重要的是,应该借此机会“提高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地摊经济不是城市的‘毒瘤’而是有温度的‘毛细血管’,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此前在接受《多维新闻》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大陆地区的城市治理往往都是在“方便管理者”,而忘记了服务职责;城市管理者最需要提升“亲近自然”与“亲近民众”的意识。
其实放眼全球,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巴黎中央市场等都属于“地摊经济”,这些集市不仅长期存在下来,还成为让世界各国人趋之若鹜的著名打卡“地标”。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新闻周刊》也于6月8日发文指出,宽容地摊经济“不是权宜之计”,城市管理“只要一切为民所想,总是能想出办法来的,既严格法规又人性化执法”,毕竟“放宽对无证无照的查处,普通民众也是受益者”。文章同样强调,“如何转换城市的管理思路,从管理者变成服务者,是未来城市管理者的一大命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成都市目前针对地摊经济实施的城管新规来看,当地民众给出好评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人们一方面认可这种经营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平价和丰富的选择,另一方面称赞“柔性管理”为更多小贩在疫情期间提供了生存空间,“让大家能够共渡难关。”
说到底,对于《人民日报》、央视等官媒对地摊经济的质疑之声,很多中国网友反感的地方在于,一是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变成没有温度的钢筋水泥丛林,二是不希望执政者又一次拿“秩序”当作懒政的借口,就像陆媒《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近期发表的评论文章所说,“任何事情在中国都不能大拨轰、一刀切。”民众对于现代化治理的期待,同一些执政者尚未升级的治理观念与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亦是中国当前主要矛盾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