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斥对方“新殖民主义” 非洲“被剥削”责任谁属?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访问非洲三国,分别为乌干达、刚果(布)和塞内加尔,并于12月20日回复官方新华社的书面访问。
杨洁箎其间直言:“中国对非合作不针对协力厂商。有些人不愿看到中非关系发展,制造不实言论抹黑攻击中非合作,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早已受到中非双方和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

中方投资被指加剧贫富悬殊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规划以来,六七年间不断遇到诸多批评,其中《纽约时报》在2017年所刊专题报道最能体现个中脉络。

该报道开以〈中国式新殖民主义〉为题,其中以纳米比亚为例,指中国修建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协助当地抵御经济衰退:“如果没有他们,这些项目或许永远修不起来。”可是报道随即表示:“然而,对一些纳米比亚人来说,中国的大量贷款和投资看上去不太像自由,更像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资料图片)

文中所指“新殖民主义”涵盖多个范畴,首先是纳米比亚要借钱以大兴土木,背负庞大债务,然后项目亦未能降低当地失业率:“此外,过去几个月里一系列涉及中国人的丑闻,包括逃税、洗钱和偷猎濒危野生动物。”总之中国的投资被指只能惠及一部份人,转而加剧贫富悬殊问题。

欧美财团与西非可可农

近年美国官方亦提出“债务陷阱说”,批评中国的海外基建项目,其中以副总统彭斯去年的对华政策演说最具代表性:“今天,中国为亚洲、非洲、欧洲甚至拉丁美洲的政府提供数千亿美元的基础建设贷款。但这些贷款的条款就算从好的方面来看,也是不透明,而且带来的利益一面倒地流向北京。”

其实单讲非洲情形,今年Netflix节目《Rotten》最新一季就有一集介绍,欧美大财团垄断可可豆市场,赚取丰厚利润,并对市场价格有主导权。至于处于产业链末端的西非可可农,完全缺乏议价能力,辛苦经营亦仅能糊口,利润由大财团分派到层层中介商,到了农民手上已所余无几。

西非可可农辛苦经营亦仅能糊口。(Gettyimages / 视觉中国)

在象牙海岸,农夫为求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焚烧国家公园以清空土地,种植可可豆以谋生;中介商每次入村都要步步为营,甚至乔装换身份,唯恐遭不法份子拦途劫杀。长久以来,欧美大财团置若罔闻,发达国家亦不闻不问,消费者更留意不到口腹之欲的“人道成本”。

如何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西方阵营质疑中国布下“债务陷阱”,借此扩张在非洲的影响力;中国则反指西方“双重标准”,大财团才是“经济殖民”非洲。在没完没了的争拗中,潜台词不外乎是非洲各国应该接受谁的“恩惠”,又或者应该接受谁的“剥削”,鲜有考虑到其实各国都有相当的自主权。

今年1月,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Folashade Soule在新闻平台The Conversation刊文,指出非洲各国应付中国的经济外交,各有不同成果,有些争取到较优惠的条件,另一些则沦为丑闻。该文重心不在于批评或赞赏中国的投资,而是探讨当地政府如何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18年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资料图片)

毫无疑问,中国是强势一方,但非洲国家也不是毫无筹码。首先中国希望输出“退剩产能”,开拓非洲市场,没有所谓单方面“施恩”,其次是除了中国,南韩和阿联酋都可以是资金来源,支援基建项目,于此北京并未垄断市场。不过Soule的重点始终落在“组织能力”和“认知差距”。

该文列举多个例子,指出政府高层应该统一事权,不要任由技术官员各自谈判,以防因缺少对华经验而操之过急,又或乘乱贪污渎职。另一方面,Soule建议官员聘请熟识中国事务的国际律师行,从而摸通中方各机关的运作,掌握不同规范和借贷条件,知己知彼以期营造未至于一面倒的协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