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共四中全会何时召开? 中国或形成新政治惯例
1月16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调整为1月28日召开。而此前,中国内地20个省市区宣布调整2019年地方两会(政协、人大)时间,一致避开了1月19日至1月23日的时间段。外界曾有猜测称,如此大面积的调整是为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让路”。不过,如今猜测落空,四中全会的会期依然无从知晓。
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对四中全会会期关注度很高,而具体何时开会,则有过多番猜测。
根据中共近三四十年形成的不成文惯例,中共中央全会会每年召开一到两次,除换届年份外,每年唯一一次全会会安排在秋季。但是,2018年较为特殊,为完成修宪和党政机构改革,已先行在“两会”前召开两次中央全会。因此,四中全会的会期,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2018年10月,当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访华日期从原定的10月23日推迟到10月25日,外界认为这一变化或是为四中腾挪时间。不过,10月23习近平南下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这一猜测自然也被推翻。
之后有消息称,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后有可能会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进行“新南巡”,其后中共正好召开会议。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10月28日至11月1日之间召开,让猜测再度落空。
实际上,此后在2018年10月31日,中共政治局会议决议公布,其中并无公布召开四中的信息。而这其实就意味著2018年内不会召开四中全会。
不过,观察者们仍“不死心”:此后又有消息称,会议将在2018年11月召开。然而,习近平又于11月间先后出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APEC年度峰会,直到11月30日,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席G20峰会及习特会,四中全会依然没有召开。
于是,对四中全会会期的预测再度推后,至2019年1月,但如今看,这一猜测也不可靠。四中全会似乎在短期内召开无望。
为何四中全会牵动观察者们的神经?多维新闻分析指,最基本的原因是外界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来消除或缓解人们近期对中国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焦虑。
一年来,中国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美贸易战的阴云始终笼罩在中国上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疫苗问题事件震惊海内外、P2P“雷爆”牵扯无数普通人倾家荡产、而“民营经济退场论”更在舆论场掀起波澜,此后,年末又再有“失业潮”的舆论效应。2018年,中国可谓躁动不安。
在这样的环境下,舆论自然渴求一个强势的声音稳定人心,而中共四中全会则被视为此一声音的可能来源。
不过,根据以往历届四中全会主题的规律可知,除了1999年的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讨论了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讨论了依法治国,其余多是聚焦党建,并非经济问题。
但是,外界对会议的期待却不会因此而改变,毕竟去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中共需要有所举动,来安抚焦虑的人心。
而就另一方面来说,抛开四中全会本身的意义不谈,从本次四中全会召开的时机或许也能窥测到些许未来中共执政的某些新规律。
此前,中共打破惯例,在2018年1月、2月密集召开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尤其是将本该在秋季举行的二中全会提前半年,在两会之前召开,最终使得在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修宪提议,以及在三中全会通过的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迅速在人大中通过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因此,此次四中全会若赶在2019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之前召开,不排除四中全会的决议随即快速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可能性。
多维新闻就分析指出,中国有可能形成新惯例——即在中共会议决策后,不待第二年两会,而是当年就迅速通过中国全国人大,形成法律。不过,此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