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造船业惊人差距:中国去年接1500笔新船订单 美国仅5艘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瓦尔兹(Mike Waltz)和亚利桑那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9月25日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一场活动中宣布,将提出一项名为《美国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的两党立法,旨在振兴美国造船业。这项法案的提出背景是美国造船业的持续衰退和中国的迅速崛起。瓦尔兹指出,中国去年接获超过1500艘新船订单,而美国仅有5艘,凸显美国在全球造船市场上的边缘化。中国目前占全球航运量的50%,而美国仅占0.2%。

凯利表示,二战结束时,美国曾拥有1万艘远洋商船参与国际贸易,悬挂美国国旗,由美国船员驾驶,但如今这一数字已锐减至仅约80艘。美国国会的报告也显示,中国造船业的劳动力规模约为美国的四倍,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近50%,韩国和日本分别占据近30%和17%,而美国的造船产能仅占0.13%。

有媒体报道,该法案旨在透过监管改革、税收抵免、造船能力提升和重建海上劳动力等“多管齐下”的方法,缩小与中国的造船差距。凯利呼吁美国国防部、商务部和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促进美国造船业的振兴,并加强美国在全球航运市场的竞争力。瓦尔兹强调,中国在造船和航运上的主导地位构成了重大经济和国安风险,他呼吁美国必须采取积极行动以应对这一挑战。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为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6月底,中国手持订单量达到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全球每10份新造船订单中,就有超过七成流向中国船厂,显示出中国造船业的巨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面对中美在造船业上的巨大差距,迫使美国国会议员们希望透过振兴造船业来提升美国的海上实力和经济安全。然而,中国外交部和驻美大使馆均已多次驳斥美方的指责,呼吁美国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