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协议】第二阶段协议怎么谈?
历时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战,在经过13轮高级别官员对话、两次“习特会”和数次谈崩之后,终于在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这份协议包含怎样的内容?中英文各自表述的措辞差异,透露着怎样的讯号?两国高调官宣一个月后方才签署的这份协议究竟有着怎样的政治意义?尚未开始的“第二阶段”谈判,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和风格展开?聚焦贸易问题之余,谈判过程和结果又折射出两国关系怎样的历史转变?昭示着怎样的前景?
此次中美谈判的范畴仅仅是一份贸易协议,但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止于此。站在今天的节点,《香港01》将尝试对以上问题,以11篇文章予以评述。此为第十篇。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系列
第一篇:习近平为什么拒绝同特朗普签协议
第三篇:魔鬼在细节:两国表述与宣传的差异
第五篇:雄鹰沉醉 睡狮觉醒
第九篇:30年今非昔比:中美谈判对峙史
第十篇:第二阶段协议怎么谈?
第十一篇:骂得不好 中国完全可以不听
1月15日在白宫由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签署了第一阶段协议。
对国际时政观察人士而言,中美在过去近两年的谈判进程中,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国际政治大戏,令人深叹旧时代的落幕和新时代的到来。
第一阶段谈判总结:大国竞争复现
美国方面,华府漫天开价、多次反复,以贸易、科技、舆论、政治等多领域发起对华攻势,且不乏采取以往美国政府避而不用的极端措施;
中国方面,北京一直试图尽量平息中美冲突、管控其外溢效果,并在香港、新疆等问题上以高调舆论反驳的同时,藉孟晚舟等案例向加拿大等美国盟友施压,尽量避免美国对华鹰派所主张的“合纵”效应,并且以切割的方式面对贸易谈判,采取“谈,大门打开;打,随时奉陪”的态度,在随时准备对等报复的同时,也随时准备好缓和冲突。
请点击下列图辑回顾2018年底至今的第一阶段谈判过程:
在此种态势下,如今的阶段性结果对中美而言是不完美的,却也是都可以接受的。美方未获得自己想要的所有让步,却也换来中国两年内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的采购承诺,而中国相应的金融、外企限制等改革,纵使符合中国既定改革进程,也一定因美国的压力而加快了速度。美国所需付出的代价,无外乎因施加关税而造成的美国企业损伤,以及修改根据“301条款”制定加征关税决策的行为准则,改变过去数十年该条款被滥用的情况。此外,一系列中美对话机制的重启,意味着美国国内对华温和派势力的倡议也得到了体现。
以上是客观事实,人人会有各自的总结,或认为这是“中共跪低,丧权辱国”,或认为这是“小输大赢”,遏制了中美“相克”的因素,巩固了“相生”的因素。各有执论,不必多言。
重要的是,已经结束的第一阶段谈判,对两国接下来将展开的后续谈判有何影响?中美“第二阶段谈判”将以怎样的方式展开?
白宫对华已有新认知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个方法是尝试从白宫的角度,评估过去两年多都发生了什么。
美国并不仅仅是向中国发难,同时发生的还有美墨加自贸协议(USMCA)、更新与日韩的自贸协议,与欧盟围绕农贸、汽车、飞机、数码主权等领域展开的关税威胁和监管纠纷,乃至与各盟友之间就摊分军费的纠葛。
总而言之,且不论特朗普究竟是为了个人政治利益,还是真的相信这种作风能“令美国再伟大”,但他就是将“能否从他国尽多套利”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此其政府不惜打破国际准则,使用各种非传统手段。
从当下的结果来看,这种方法是奏效的。加拿大让步了,墨西哥让步了,韩国让步了,日本也让步了,除了欧盟这些底气较足,且在美国有强大舆论支持和游说力量的角色以外,毕竟多数国家在与美国谈判时都缺乏独立和主动权。毕竟美国仍旧是当今之世唯一的“一极”。在无与伦比的综合国力加持下,特朗普确实是“所向披靡”的。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否则也不会那般费力地削弱联合国等多边组织,试图维持美国作为最强大主权国家的优势。
然而,中国的情况则十分不同。中国不比欧盟,没有后者在美国那么大的舆论支持和政经文化社会利益交错,在政制和意识形态上又与美国有天然差异。无论中国怎么倡议“和而不同”,这在今天的世界毕竟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景——白宫对中国的攻势原本就最为猛烈。
可是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谈判后,特朗普和其他主张对华强硬的鹰派美国官员们意识到,中国与墨西哥加拿大韩国日本乃至欧盟等国都不同,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从中国嘴里夺得一点“肉”。甚至可以说中国还有些不依不饶,否则中美贸易协议也不至于还需要分阶段签署。
如今白宫不想放弃继续向中国施压,考虑到白宫此前的漫天开价,事实上特朗普也已经将自己“逼上梁山”,不能放弃继续施压。但是白宫也确实无法在现阶段从北京撬出更多让步,还面临着被自己“七伤拳”操作反噬的风险与代价,伤及美企的关税,耽误5G发展的科技限制,都是案例。
不管美国愿意不愿意,如今的情况已经是中美关系的新范式。这个范式跟以往都不一样。
不必对第二阶段过度悲观
如今,美国在反复的威胁、施压、舆论攻势之后,选择“见好就收”,接受了中国“分步走”达成共识的思路,且在渲染“美国赢了”的同时,避免营造“中国输了”的公关口径,不再提“协议不能是平等的”等原本说辞。
而从中国角度考虑,此次签署仪式,没有特朗普期待的“习特会”,依旧由刘鹤访美,就说明中国“就贸易谈贸易”的思路没有改变。中国纵然与美国签署协议,也在持续观望白宫,随时做好再度开打贸易战的准备。
此外,中美在其他领域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照当下局势来看,颇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贸易谈判就是一个重要的、维稳两国关系的机制。
接下来,可以预判中方将尽量通过谈判进程,放大两国关系之中互惠互利的维度,为美国国内主张采取“接触性”对华政策的人造势。毕竟,喊打喊杀很容易,中共该考虑的则是延长中国发展机遇期。目前看来北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而美国方面,特朗普现政府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光靠蛮力似乎无法取得中国的让步,意识到中国“谈,大门敞开”的态度是真的,“打,随时奉陪”的态度也是真的,也意识到了对华攻势“七伤拳”的负面效应。因此白宫也需要以更现实的、“谈而非打”的方式与中国交流。这势必将影响白宫第二阶段谈判的风格。
因此在第二阶段的谈判过程中,面临新范式的两国,将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以美国意愿为转移。相较于此前“美国开价,讨价还价”的情况,第二轮将会有更多的对等利益交换,人们将看到更多的“中美一起开价,交换价码”之情况。
需要谨记的是,各界不能低估特朗普对连任总统的重视程度。在意识到中国不愿意对抗,却也不畏于发起反击,且有一定反击能力的基础上,可以预估从当下到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炉之前,白宫不会再对中国发起实际攻势,即使有也会更多停留在舆论口舌之上。毕竟特朗普需要避免自己下不来台的风险。大选前,还是稳妥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