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协议】魔鬼在细节:两国表述与宣传的差异
历时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战,在经过13轮高级别官员对话、两次“习特会”和数次谈崩之后,终于定于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这份协议包含怎样的内容?中英文各自表述的措辞差异,透露着怎样的讯号?两国高调官宣一个月后方才签署的这份协议究竟有着怎样的政治意义?尚未开始的“第二阶段”谈判,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和风格展开?聚焦贸易问题之余,谈判过程和结果又折射出两国关系怎样的历史转变?昭示着怎样的前景?
此次中美谈判的范畴仅仅是一份贸易协议,但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止于此。站在今天的节点,《香港01》将尝试对以上问题,以11篇文章予以评述。此为第三篇。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系列
第一篇:习近平为什么拒绝同特朗普签协议
第三篇:魔鬼在细节:两国表述与宣传的差异
第五篇:雄鹰沉醉 睡狮觉醒
第九篇:30年今非昔比:中美谈判对峙史
第十篇:第二阶段协议怎么谈?
第十一篇:骂得不好 中国完全可以不听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副总理刘鹤1月15日12时在白宫的东厅签署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从美方公布的协议文本和中国官媒体的报道以及整个签署仪式的氛围来看,双方对协议内容的把控和重视程度,以及彼此的对外公关,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异。
现场差异:人员和时间分配
全程70分钟的签署仪式,特朗普光介绍美方人员就占去了50多分钟的时间,将中方人员晾在一边。刘鹤和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讲话共10分钟左右。随后,特朗普和刘鹤在文本协议上签字。这也是中美外交史上首次由美国总统和中国副总理这种职位不对等的方式共同签署协议。
特朗普开场便介绍促成了此次贸易协议的美方谈判人员、相关内阁大员以及他邀请到现场的嘉宾,包括一些来自农业州的联邦国会议员州长和企业高管。中美之间扮演游说角色的重要任务也出席了仪式,比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以及美国共和党金主、有“美国赌王”之称的金沙集团创办人埃德尔森(Sheldon Adelson)。
具体而言,除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带领的谈判团队外,其他出席人员包括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白宫高级顾问库什纳(Jared Kushner)夫妇、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Larry Kudlow)和强硬的对华鹰派纳瓦罗(Peter Navarro)等。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Edward Branstad)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特朗普延续之前表态,说这是“任何人从未见过的最大的协议”并再次称赞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提到他将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
出席签字仪式的中方官员有10人,包括刘鹤,中国商务部长钟山,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央行行长易纲,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席宁吉哲,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敏,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则光,中国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韩军,以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守文。
刘鹤和崔天凯整体上强调中美贸易协议“互利共赢”,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刘鹤在签署仪式上也朗读习近平带给特朗普的口信,其中提到了之前习近平的一些表述,比如:“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它搞坏。”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协议内容
中方提到,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这和2019年年底双方达成协议时的表述完全一致。
就结构性问题,双方协议文本都提到,本协议以及中国正在采取的开放经济和改善贸易体系(regime)的举措所带来的贸易和经济结构变化,将有助于扩大贸易流,包括显著增加美国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
但总体上美方公布的协议强调“中国的义务性”以及“协议的契约性”。比如,英文版本中“美国确认(reaffirm)”和“中美同意(agree)”以及多处以“China shall”(中国应)所表达的中国义务。文本之外,莱特希泽等人则强调“中国致力于”兑现承诺。
协议也强调“双方”的义务,比如,在技术转让这一章节,双方达成的所有协议都是权利义务对等的。比如,双方收购、设立合资企业时,不得强制对方转让技术;不能通过行政管理、行政许可等要求,强制对方转让技术;双方不得将转让技术或者使用对方技术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双方保持行政管理、行政许可透明,在行政监管审查过程中对企业敏感技术信息保密;双方保证对对方企业的执法透明、公平等。
在技术转让部分,双方协议都提到“自愿”(voluntary)原则。协议提到,双方确认确保按照自愿和基于市场的条件开展技术转让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强制技术转让是一项重要关切。双方个人之间的技术转让或许可应基于自愿且反映双方个人同意的市场条件。
微妙的措辞安排
涉及“如何监督中国落实承诺”的问题,中国此前一直强调争端解决(dispute settlement),而美方则一再坚持通过所谓“执行机制”(enforcement mechanism)确保中方落实承诺。
关乎此次协议,双方以“执行机制”作为第5.4条的统称,而具体措辞上,在12月两国宣布达成协议时所用的“争端解决系统”(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基础上,再度降调为“争端解决安排”(Dispute Resolution Arrangement),且还补充到必须“双边评估”(Bilateral Evaluation)。
可谓既照顾到美国的面子问题,也照顾到中方的实际诉求。
公开程度与公关方式
1月15日签署协议当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通过其官网发布了协议的英文版本。协议一共96页。中方于北京时间1月16日10时40分公布了中文文本。
除了公布文本全文,白宫还发布声明,强调“在实施重大改革这方面,中国已同意在广泛的关键领域进行重大结构性改革”,涵盖技术转让、货币和汇率、农业出口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声明还提到,协议中包含的改革是完全可执行的,包括一个强有力的争端解决机制,以确保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之前有媒体报道说,协议文本的所有内容都会在1月15日公布,但一个机密附件不会公开。该附件详细列举了中国将购买的美国产品和服务,美方也担心公布会影响市场行为。
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时,美方就曾表示,协议中有关禽肉和动物饲料等个别产品有明确的购买指标,暂时不会公布。
关税
双方除了签署的文本协议外,再无其他任何口头或书面文件,对未来减少关税,也没有任何协议。
此前美国对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保持25%的税率,并同意将1,200亿美元产品的关税从15%降至7.5%。所降关税涉及的商品包括玩具、手机和服装。中方表述依然是,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第一阶段协议重点还是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这在政治上算是特朗普的一次胜利,不过由于该阶段协议过于聚焦农业购买,弱化了结构性的议题,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Charles E. Schumer)等民主党人颇有微词,质疑中国兑现承诺的能力。
目前美国仍然有3,6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尚未取消,中方也在向对等比例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美国财长努钦在协议签署前明确提到,会继续保持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直到美中达成第二阶段协议。中方也依旧明确要求两国取消所有已加征关税。也就是说,围绕关税的讨论依旧会是第二阶段协议谈判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