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哪些人易有皮肤癌?初期症状、种类、自我检测方法全公开
许多人不喜欢自己身体上有过于显眼的痣,尤其当长在脸上时特别容易引人注意,但是你知道除了外表美观之外,痣也可能“暗藏危机”吗?特别是在皮肤上出现不明黑点或痣斑时,极有可能就是皮肤癌的好发前兆之一。本文将为你介绍皮肤癌的症状与检测方式。
撰文:于承宇 医学审稿:台湾注册医师何怀德/Hello医师
什么是皮肤癌?
皮肤癌是当皮肤细胞病变为癌细胞后所形成的癌症。导致细胞病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照射,例如像是手臂、手背、脸、头皮、耳朵、嘴唇,或当夏季时经常穿著短裤而露出腿部,都是容易在阳光曝晒下容易被紫外线照射到的皮肤区域。
香港、台湾人对皮肤癌认识普遍不深;由于相较于白人,黄种人皮肤可分泌较高的黑色素,可减少紫外线吸收,因此罹患皮肤癌的机率比起白人较低。根据台湾卫福部国健署的统计,民国107年(2018)的皮肤癌患者共4049人,每10万人里面约有9.6人罹病。不过,即使看来比例不高,但在人口结构的改变下,如今患者已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太阳嘅紫外线系癌症元凶,究竟点做防晒最好?(按图👇👇👇)
相关文章:皮肤癌|晓治积曼疑癌复发吁大家切记涂防晒!5类人易中招勿晒灯?
黄种人皮肤癌预后较差
身为台湾人,虽然我们罹患皮肤癌的风险较低,但可不能因此掉以轻心!研究指出,有色人种往往在皮肤癌晚期才确诊,而且皮肤癌的预后也比白种人差,因此仍需做好皮肤防护、随时自我检查,才能有效降低皮肤癌的威胁。
皮肤癌症状
皮肤癌症状依据类型而有所差异,一般可分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这3种,但绝大多数的皮肤癌通常没有症状、不痛不痒。所幸皮肤是我们可以看到、摸到的部位,透过观察皮肤的质地与颜色,有助于及早判断是否有罹患皮肤癌的迹象。以下列出各种皮肤癌症状与特征: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好发于经常受阳光照射的皮肤区域,例如脖子或脸部,主要患病族群以老年人为主,也是最常见的皮肤癌类型。前面提到皮肤癌罹患人数的上升,可能跟台湾的人口结构老化亦有相关联。基底细胞癌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
1. 病灶看起来光亮,好像打上蜡一般。
2. 颜色像珍珠般,但也可能偏肉色、咖啡色或蓝黑色,或呈现红斑状。
3. 可能有溃疡的状况。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与基底细胞癌类似,同样都是长期受阳光照射而导致,是老年人第2常见的皮肤癌类型,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1. 病灶有角化、坚硬的结节、红斑,表面粗糙、结痂、呈脱屑状,患者易有搔痒感。
2. 颜色通常偏红,容易因溃疡而流血。
3. 病灶可能发展成蕈状的大肿块。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Melanoma,又称恶性黑色素瘤)虽是皮肤癌中最少发生、却是最严重的种类。它可能出现在人体任一处的皮肤,使既有的痣发生癌变且容易转移。以下是黑色素瘤的常见特征:
1. 病灶呈突起结节或斑块。
2. 颜色偏黑,但是色素并非均匀分布,可能一块黑、一块是皮肤色。
3. 病灶的边缘形状不规则。
由砷中毒引起的波文氏症
除了上述所列的3种常见皮肤癌种类外,台湾还有一部份老年人有波文氏症(Bowen’s disease)的问题,这其实与乌脚病(Blackfoot disease)殊途同归,大多源自于台湾早年西南沿海一带的居民,因为饮用含有高量砷的井水、地下水,久而久之,因为慢性砷中毒而在皮肤上出现病灶,而可能进一步演变成鳞状细胞癌。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皮肤癌?(按图看清👇👇👇)
1. 皮肤白皙者:皮肤白代表黑色素较少,而黑色素可以帮助抵御紫外线,这也是为何白人特别容易罹患皮肤癌。
2. 过度曝晒于阳光下:喜欢户外运动、或工作必须长时间处于太阳下的人,紫外线对皮肤的威胁就会比其他人高,尤其若没有做好防晒,不仅容易晒伤,罹患皮肤癌的风险也会提高。
3. 痣多者:身上痣很多的人,出现异常痣的机率也比一般人高。这些异常的痣形状不规则,而且比正常的痣大,容易有癌变的可能。
4. 日光性角化症(Actinic keratosis):又称光化性角化症,患者因长期接受阳光照射,而出现的皮肤病灶,患者会有棕色或红色的结痂斑块,有演变成鳞状细胞癌的可能。
5. 有皮肤癌家族病史。
6. 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中。
7. 爱滋病患等免疫系统较弱者。
8. 砷中毒。
9. DNA修复机制中的遗传缺陷,如著色性干皮病和Muir-Torre症候群,也使患病的个体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很高。
皮肤癌的诊断与自我检查
皮肤癌的早期检查非常重要,若肿瘤已经变大而且转移至淋巴结,甚至是内部其他器官,患者的存活率就会显著降低。
医师在诊断皮肤癌上,除了透过肉眼进行初步判断外,还可以透过皮肤活检(活体组织切片),在病灶处切除小片组织,透过分析仪以判断是否为皮肤癌。
确诊皮肤癌后,医师将依据皮肤癌的种类进一步检查;像是黑色素瘤容易转移到其他部位,可能需透过影像检查如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X光、磁力共振(MRI),以更精确地掌握癌细胞的动向。
如何自行检查皮肤癌
除了前往医院诊断之外,平时在家的检查其实更为重要,你可以利用ABCDE检查口诀,帮助你及早发现皮肤的异状并求诊。
此外,研究发现有色人种(黑人、黄种人)有更高的比例罹患黑色素瘤,而且肿瘤通常会长在不容易照射到阳光的部位,比如手掌、脚掌,或是手指甲、脚趾甲底下,因此在检查时也应特别留意,这些地方有无异常的皮肤变化。
何时该就医?
根据ABCDE检查口诀,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皮肤出现新的肿块、肿瘤或斑块,且逐渐长大,甚至已产生溃疡、流血,并超过1个月还无法愈合,就应该前往皮肤科进一步检查。
皮肤癌的分期
只要是癌症就有分期,皮肤癌的分期可分为非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分期,以及黑色素瘤分期:
皮肤癌分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皮肤癌分期:黑色素瘤
皮肤癌的治疗方法
治疗皮肤癌的手术方式繁多,较早期发现或范围小的皮肤癌,可透过冷冻或雷射治疗即可。若是黑色素瘤,需考虑有转移的风险,可能就需搭配使用多种治疗方式,以彻底清除癌细胞。
1. 冷冻治疗:透过液态氮进行冷冻治疗,对于早期皮肤癌治疗比较有效果,不适用黑色素瘤。
2. 雷射:使用高频电刀或二氧化碳雷射切除病灶,与冷冻治疗相似,大多用于早期、小型、表浅的皮肤癌。
3. 手术切除:最广泛运用的皮肤癌治疗方式,以手术将癌组织与周遭的皮肤切除,病灶愈大则切除的范围与深度都会增加,以免日后再度复发。
4. 莫氏手术:这种手术是借由一层一层去除病灶的皮肤组织,再透过显微镜检查,直到确认没有癌细胞残留的状况为止。主要适用直径大于2公分且基于美观与功能完整性,而无法大范围切除皮肤的部位,例如头/颈部︑手和脚︑生殖器等部位的皮肤癌。
5. 放射治疗:透过高能量放射线,例如X光,照射病灶以杀死癌细胞。依据情况可作为辅助性或主要性治疗使用。
6. 化学治疗:透过特定药物杀死癌细胞,但对于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效果不佳。而表浅型的皮肤癌,使用含5-FU药膏可能有些许帮助,若是黑色素瘤,则会使用Dacarbazine(DTIC)和Nitrosourea等药物,但治疗效果仍比不上其他疗法。
7. 光动力治疗:利用感光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包括涂抹药膏、乳液或是注射于病灶,之后再使用特殊光线照射、活化药物,以去除癌细胞,一般适用于日光性角化症或其他表浅的皮肤癌治疗。
8. 免疫疗法:借由药物促进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将癌细胞消灭。相关药物包含干扰素(Interferon)、介白素(IL-2)与最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9. 标靶治疗:针对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方式,若该患者为“BRAF V600突变阳性”,则可以考虑使用标靶药物治疗,相关药物包含:Dabrafenib、Trametinib、Zelboraf等等。
相关文章:雀斑|夜瞓皮肤白代谢差易长斑与体质有关?奇异果3大水果助防斑👇👇👇
皮肤癌的预防方法
我们已知紫外线是造成皮肤癌的罪魁祸首,因此预防方法也和防晒息息相关,却不应如此就完全足不出户,因为人体仍需仰赖日晒获得维他命D,适度晒太阳才是维持健康的不二法门。究竟有哪些方法能让我们在享受阳光的同时,也减少皮肤癌的风险:
1. 避免中午出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通常是阳光最强的时间,若要出门的话,建议尽量避开此时段,或在室内活动较不受强烈紫外线的侵袭。
2. 做好防晒:许多男性认为晒黑反而显得阳刚,因此普遍较女生更不在乎防晒的重要性,但皮肤癌可没有性别之分,因此即便男性仍应小心。建议可涂抹防晒乳,或著长袖衣裤、戴帽子或太阳眼镜来防晒,并选择SPF 30以上或是PA+++以上的防晒产品之外,每2小时需补擦1次才能有效防晒。
3. 避免使用日晒机:或称晒肤机、晒黑床,这种机器会释放出紫外线,提高罹患皮肤癌的风险。
4. 经常检查皮肤:可透过先前提到的ABCDE检测,自行检查有无异常痣或斑块出现。
同场加映:化学性vs 物理性防晒产品有咩分别?(按图👇👇👇)
相关文章:【皮肤癌】防晒做得差皮肤癌高风险 防晒标签要识睇15大实用贴士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llo医师”授权转载,原文:皮肤长痣、长斑是皮肤癌前兆?皮肤癌初期症状、检测全解析】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