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肺纤维化、复阳病患你唔知点解?疫情常见名词懒人包

撰文: 廖青霞 张玉如
出版:更新:

新型冠状病毒(又称武汉肺炎)疫情出现新变化,最新在日本出现了康复出院后,再度确诊的病例。这也代表著,阴性的筛检结果,并不一定代表患者是完全安全或“康复”。大家每日密切留意疫情发展的同时,又是否明白当中每个常用字眼?随著武汉肺炎疫情有新变化,有不少新名词出现,你又知点解吗?

新型冠状病毒每日也有新增个案,如果不想提心吊胆,就要清楚了解疫情的发展,加强防疫措施。

以下为大家解释疫情新闻经常提及的词语(按图):

+50

1)复阳病患

“复阳”,即是恢复阳性,代表患者在康复后,再次确诊。其实内地早前已有多宗复阳个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中,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表示,广东出院病人里有14%的人有复阳现象。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广东14%出院患者检测复阳 专家:或成为传染源

《日经中文网》的报道,日本也出现了首例出院后再次被检出阳性反应的个案。大阪府于2月26日发布消息,指府内一名40多岁的女性,有复阳的情况。该名女导游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入院治疗,直至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出院。之后该名女导游因身体不适,再次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2) 第一、二、三、四代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4代传播,分别是:

第一代: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内的感染者

第二代:被第一代感染者传染的武汉人,或去过武汉的人

第三代:没有去过武汉,却被离开武汉的人传染

第四代:被第三代感染者传染的人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福慧精舍水龙头手柄、经书及跪垫 对病毒呈阳性反应

3)超级传播者

“超级传播者”指将疾病传染给特别多,或比一般情况多许多的病人。

是次新冠肺炎,根据衡量病毒传播能力的指标“基本传染数”(R0),世界卫生组织(WHO)初步估计,每名患者平均传染1.4至2.5人,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2月10日的研究就指出,每名患者平均传染2.6人。

若某病人传染他人的数目大大超出这些数目,就为“超级传播者”。

什么人会成为“超级传播者”?

至于传染病患者会否成为超级传播者,取决在一段时间内包括病原、病人生理、环境及行为的一系列因素。

有些人较其他人较易传播更多病毒,跟其免疫系统如何运作有关。这些人耐受性较强,在一段时间没有征状或较迟出现征状,因此可能如常生活,无意间传染更多人。

相反,免疫系统较弱的病人亦可成为“超级传播者”。这些人体内可能会大量复制病毒,使病毒更大机会传播。若病人有咳嗽或打喷嚏等更多症状,亦有较大机会传播病毒。

染病的医护人员亦可能更大机会成为超级传播者,因为他们在工作中需与大量不同病人接触。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超级传播者“防不胜防” Office同邮轮“好高危”?

4)隐形患者

1月28日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透露,随着感染地区的人外溢到全国各地,可能在全国很多地方造成了散发的病例出现。在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中,可能会出现无征状的感染者,他们虽然没有征状,但是核酸检测呈阳性。还有一些病人发烧不明显,偶尔干咳或者乏力,他们都是具有一定传播力。

综合而言,隐形病人是无病征,但亦可传染他人的病人。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国家卫健委:部分患者无肺炎征状 病毒可经接触传播

5)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不一定是亲属或朋友,也需视乎接触的时间和距离。近日(22日)本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称,本港将跟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定义。

原本定义为“确诊者出现病征后,与其密切接触的人”须作14天医学监测;由于部分个案得知有确诊病人在潜伏期约前两日已可能有传染性,故现时则更改为“确诊者发病前两天所接触的人,也会被定义为密切接触者”。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卫生署终调整准则 追踪患者发病前2天接触者

此外,卫生署曾指,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包括曾与确诊患者面对面接触15分钟的人,或没有足够装备下较长时间接触确诊患者的人。

广东省疾控中心指,根据不同的交通工具,“密切接触者”定义也可不同:(按图)

+2

- 飞机:感染者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所有人、上述区域提供服务的人员
- 全封闭空调式铁路列车:与感染者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
- 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与感染者同间软卧包厢内,或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同格及前后邻格的旅客、该区域服务的人员
- 全密封空调客车:与感染者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
- 通风的普通客车:与感染者同车前后3排座位的乘客、司机
- 轮船:与感染者同一舱室内的全部人员、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人员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广东病例:与患者同坐旅游巴2小时、同乘电梯被感染

6)零号病人

零号病人,也名为“索引病例”(index case),指疫情扩散时被病毒或细菌性疾病感染的第一人。新冠肺炎的“零号病人”,就代表第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不过对于新冠肺炎的“零号患者”,至今仍众说纷纭。

7)病毒飞沫

港大团队分析本港首23名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发现各人入院第一日的病毒量最高。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表示,每毫升有一亿个病毒,即一粒芝麻大小的唾液或鼻涕有10万粒病毒,十分之一的大小,也有1万粒病毒。就算只是几粒,也可能会“中招”。

8)初步确诊

病人首次快速测试呈阳性,属“初步确诊”,需再进行第二次测试,覆检才可确诊。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透露,一般会为怀疑个案的病人进行两次不同的快速测试,不过也有病人在经过3次测试才确诊。张竹君称,结果并不等如快速测试结果有“假阳性”,或受其他原因影响,包括有时未取得足够病毒量的样本,或者病情轻微的情况。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病人测试3次才确定呈阴性 卫生署:样本问题非罕见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13日)接受港台《千禧年代》访问时指,以往必须在实验室测试为阳性后,才可接纳为确诊个案;后来因个案激增,更改成医院以快速测试来确定。不过在疑似病人不断涌现,医院无法为所有人作测试,部分病人未经确诊便死亡,没有纳入确诊案例。他指,为了更快速,更准确检查病人是否确诊,把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为必要的更改。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内地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 何栢良︰更清楚反映事实

9)肺纤维化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卢浩然指,肺结构可形容为“一些挂上了气球的棚架”,棚架即间质,支撑着肺部的连接组织,而气球就是肺气泡。肺发炎、水肿都会出现间质发炎增厚,当肺部长期受损,复原时被疤痕组织代替,才会真正变成纤维化。

真正发生了纤维化的地方,的确不会复原,但与原发性肺纤维化不同,一般肺炎造成的纤维化不会再扩展,但如果肺部到真的九成都纤维化的地步,就有机会肺功能不够用,“例如无法运动,甚至做不到一些日常生活需要用气的活动,如冲凉、食饭,更可能需要用氧气帮助”。但他强调,即使是当年沙士的患者,都只有少数人会出现这个情况,一半以上人的肺功能都能回复到以前水平。

可以闭气测试肺有否纤维化?(按图):

+17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肺部纤维化不可复原 闭气10秒测试不可靠!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四部及五部主任詹庆元指,临床上发现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主要是肺部受损,但轻症患者应该没有后遗症,重症患者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内,遗留一定肺部损害修复变化,例如纤维化。他强调,肺部的修复能力非常强,绝大部分的纤维化都可以修复,“但是对极重的,非常非常重的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留下一点肺纤维化,我们要加强后期的随访。”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专家:痊愈后仍有再感染风险 或会有肺纤维化后遗症

10)医学观察

卫生署本月初宣布按6种不同风险人士,实施不同程度的隔离及检疫措施:

第一类:风险最高 (确诊个案)

需留院接受隔离治疗,康复才可出院。

第二类:怀疑个案

指符合呈报准则,包括有发烧或急性呼吸道症状(肺炎),曾于14日内到湖北省或内地医院,又或与确诊病者曾有密切接触,必须留院隔离,需接受测试直至确认未受感染。

第三类: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包括任何曾与确诊患者面对面接触15分钟的人,或没有足够装备下较长时间接触确诊患者的人,需到检疫中心接受检疫,解除检疫后仍要接受14日医学监测,其间要每日量体温,卫生防护中心会定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如出现症状便要入院。

第四类:风险属中度 (14日内曾到湖北省的市民)

将被禁止离开住所,并须佩戴电子手环以防离开“指定地方”。

第五类:风险颇低

其他接触者的家人,暂时没有特别措施。

第六类:风险低(确诊患者的其他接触者)

与确诊患者有一般社交接触,需接受医学监察28日,需自行量度体温等。

11)大流行病

根据《BBC News》报道,“大流行病”的评判标凖为传染病都在全球的人际间传播。世卫称,目前并未看到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受控制地”传播,也未看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大规模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2月24日的发布会称,现阶段还不能将其定义为“大流行病”,不过该病毒属全球紧急情况,已发出最高警告。世卫更补充,不再将某种疾病的大爆发定位为“大流行病”,但会在口语中使用这个说法。世卫曾于2009年宣布H1N1的流感病毒为大流行病。

12)社区传播

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卫福部长陈时中于2月16日晚间的记者会指,社区传播的定义有以下四项:

(1)确诊病例无法找到传染来源
(2)本地感染个案数已远超过境外移入感染个案数
(3)已经出现持续性的传播链
(4)有广泛发生的群聚感染事件

不过流行病学专家、台湾副总统陈建仁于个人社交平台上提醒, 社区传播 (community spread) 和社区感染 (local transmission) 并不一样。他指,台湾19例武汉肺炎确诊病例,是一名61岁男性,他在1/27出现呼吸道症状,2/3恶化为肺炎,2/15不幸死亡。他本人无出国旅游史,但他是“白牌车”司机,多数的客人是中港澳旅客,因此极可能有接触史。疫情中心的调查已经发现,他曾经载运多名访台过春节的台商,他们都有居家自主健康管理,其中三名回台后,因出现呼吸道症状就医,目前正在深入追踪联系该三名台商,以及其他所有密切接触者。这名司机病例可算是“社区感染”(locally infected/transmitted),而他的感染来源正在追查中。

他补充:“台湾并未进入“社区传播”的状况,ㄧ般民众从社区得到感染的风险很低,防疫等级不必升级。”

(资料来源:《日经中文网》《BBC News》陈建仁个人社交平台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健肺补气轻松防疫5招 在家吹波学呼吸!附汤水食疗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