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湿热肺虚与大汗少汗有关?3款汤水9个穴位助改善

撰文: 医护随笔
出版:更新:

出汗是自然生理现象,可帮助身体排毒,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正常出汗,有人动不动就大汗叠细汗,有人的汗又臭又黄,总是因出汗问题而尴尬不已。在中医角度,出汗情况可分生理性、病理性,而汗水的量、质、色、味其实可反映身体的不同问题。
撰文:健福堂注册中医师王兰华

天气开始回暖,不少人还未来得及收起厚重的衣物,随时热到出汗!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绝大多数人在温暖的天气下,进行运动后,吃了辛热之物,甚至情绪激动时,都会流出不少汗水,这属于人体的自我调节。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一篇言:“五脏化液,心为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生,亦由心所主,汗的量、质、色、味能反映人身盛衰和阴阳虚实,因此常为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炎热天气下或进行运动后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Shashank Shekhar/unsplash)

出汗可分生理性、病理性

汗液是不自主性排出物,可分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生理性出汗属于正常的出汗,多由于外在的气温所引致;病理性出汗则是因为人体内出现不同变化如生病所导致的非正常出汗,中医又称之为“汗症”,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以下简单说说几种不同的“汗症”以及其所显示的一些身体问题:

大汗:肺气不足

大汗有什么问题?(按图)

+8

肺主皮毛,腠理开合(腠理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等),故汗的排出与肺非常相关,过多外泄可因肺卫不固,而肺气不足常以虚为主因。

症状:通常白天出汗过多,就算不活动或轻微活动亦会汗出不止、大汗淋漓,中医称之为“自汗”,往往更伴有易疲惫、说话有气无力、食欲差等的气虚表现。

日常改善贴士

- 饮食:多服用党参、山药、黄芪等补气药材

- 充足运动:增加肺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提高肺活量,从而使肺部气机运行的更好

穴位按压

1. 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吋

2.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吋

3.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吋

汤水—补气益气汤

材料:瘦肉300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甘草5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再煲20分钟

汗黄、汗臭:体内湿热

汗臭及汗黄有什么问题?(按图)

+10

汗色味异常,常因内有热邪湿郁蒸,湿热内蕴,通常与肝、脾两个脏腑有关,肝失疏泄,郁而化热、脾不运化,湿浊内生,从而产生了湿热。

症状:汗的颜色偏黄或者有较臭的味道,而且感觉汗水会粘在身上或是粘在衣物上,平日更多伴有发热、口渴口苦、胸闷等问题。

日常改善贴士

- 饮食:多吃绿豆、茯苓、薏苡仁等祛湿热的食物来缓解;忌辛辣味重和生冷的食物

- 晚上11点左右就寝: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主导的时间,亦是肝胆排毒修复的时候,在这段时间处于熟睡状态时,能减轻肝胆负担,保护肝脏

- 经络疏通:每天洗澡后,手以打圈的动作重复按压腋下部位,注意按摩力度要适中,不宜过度用力而伤及皮肤,每侧腋下10至15分钟,有助缓解堵塞不通而引致的汗黄和汗臭,但需连续进行3个月始见效

穴位按压

1. 大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

2. 曲池:手肘部,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3. 合谷:手背,即虎口位置,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

汤水—清热祛湿汤

材料:薏米20克、赤小豆15克、白扁豆15克、适量冬瓜、猪骨200克

做法:将材料洗净后,先将猪骨煲20分钟,再将剩下的材料全部放入锅中一起 以大火煮沸,然后转文火煲30分钟

少汗或无汗:气血虚弱

汗少及不出汗有什么问题?(按图)

+8

中医有“汗血同源”之说,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液跟血液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生,因此当人体气血弱,新陈代谢变慢,就会导致出汗较少或无汗的表现。

症状:平常一般较少出汗甚至不出汗,就算是在热天或运动后,出汗也远少于常人,平日可能会伴有怕冷、手脚易冰凉等症状

日常改善贴士

-饮食:可适当食用补血食物,如红枣、羊肉、牛肉

-加强运动:运动时会加快全身气血运行,让局部末端的气血更通畅

穴位按压

1. 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吋

2. 血海:大腿内侧,屈膝,髌骨内侧端上2吋,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3.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膝眼下3吋,距胫骨前缘1横指

汤水—补血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条、红枣10粒、枸杞15克,当归6克,生姜3片

做法:先把鲫鱼洗干净后用少许盐腌制,然后用慢火煎至两面金黄,再倒入适量滚水,将剩余材料倒入锅中用大火煮开15分钟

最后,还要提醒下大家,无论是哪种出汗,汗出之时,腠理空虚,容易感外邪,所以应当尽量避风寒防感冒,并尽快更换衣物保持清洁!

健福堂注册中医师王兰华(撰稿人授权提供)

相关文章:【湿重】水肿肚胀胃口差湿气重 补脾袪湿3方法饮汤按穴位仲有...

湿重分内外?(01制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