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天灸助增强免疫力 中医指数类人未必适合 要先让中医诊断
天灸疗法是属于中医针灸学中“灸法”的一种,在一年中最热及最冷的日子里,利用辛温助阳药外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或患处,刺激穴位及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泡,从而引动经络经气的流动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达致防病治病效果的一种传统中医灸法。
本文作者:陈志勇注册中医师
天灸疗法应用中医理论“冬病夏治”理念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医古籍《素问》中“春夏养阳”及“长夏胜冬”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发展而来的。在炎热的夏季调养恢复薄弱的阳气,使得人体到冬天时抗病能力增强。
认识三伏天及三九天
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则为“三伏天”,而寒气最重的日子则为“三九天”。
而于冬季经常发作的病症例如鼻敏感、哮喘和慢性咳嗽等等,会随著冬天气温下降而发病或症状加深,反复难治。中医则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在“三伏天”天气最炎热的日子里做三伏天灸,可以补益阳气,改善阳虚状态。在特定的穴位上敷贴一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膏药,通过药物和穴位刺激,温通经络刺激经气调整阴阳平衡,以达防治疾病的效果,减低冬季疾病发作的机会。 而“三九天”则是在一年阴寒最盛的时候作天灸治疗,三九天灸亦视作三伏天灸的补充及延续,加强治疗效果。
中医提醒这类人未必适合进行天灸
而因天灸疗法多为用辛热温燥的药物作药贴,应先让中医师诊察身体状况,如若是燥热、阴虚火旺等,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多见热性证型,均不适合作天灸治疗。另外部份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皮肤容易敏感、孕妇、两岁以下的小儿都未必适合进行天灸。本身患蚕豆症的人亦建议向医师了解药物成分,以免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
天灸治疗后正常反应会见敷贴处一般会出现皮肤发红,灼热痕痒,少数人会感到刺痛或冒小水泡等。而部份人敷贴处会出现色素沉著,一般数星期至数月后可自行消退。敷贴时间建议一般成人贴约2小时内,而小孩应约30分钟内,可因应皮肤的耐受度而提早除下。因药贴含刺激成份,所以不应超过建议时间以免引发皮肤敏感。
治疗期间应戒吃易生发的食物,如:海鲜、虾、牛肉、鸭、鹅及煎炸食物。少吃生冷、刺激、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及刺激皮肤。
如有任何程度之不良反应,可选择返回接受治疗的地方进行跟进。
鼻敏感茶食谱
辛夷薄荷茶
材料:辛夷4克、薄荷3克
功效:疏风宣肺,通鼻窍
做法:
1.辛夷、薄荷洗净备用
2.杯中加入250毫升滚水,放入所有材料,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
适合鼻敏感症状骤发的人士,中病即止
《本文获陈志勇中医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