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拆解】做事拖字诀非天性 了解孩子拖延行为成因
每当父母吩咐小孩温习、收拾房间,是否经常听到他们以“一阵先”、“玩多一阵”为由推迟?又或简单的工作却久久都未能完成?现在很多人会以“拖延症”来形容处事拖泥带水、把要做的事一直推后至死线,甚至不能按时完成的行为,但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黄俊杰指出,现时心理学临床判断并无拖延症一词,以上种种是一个行为模式,并非症状。更表示拖延行为并非天生,而是由后天教育及环境塑造出来。
黄俊杰指“拖延症”一词是媒体或市民的俗称,但在临床上并不会判断为“拖延症”,心理学上亦没此说:“综合临床经验,所谓拖延症是人当面对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的事情时,以种种刻意的理由把完成的时间延后,并持续地在不同的情景出现。与其说这是一个症状,我认为形容是一个行为模式更适合,因为若称为病症或障碍,家长便会担心是否要做评估、吃药,其实并未严重到算是病。”
他又指出很多香港父母都没有系统地指导小孩,或看不过眼而代为完成,亦是让小孩染上拖延的原因:“如小孩体验到即使未能达到要求,亦没有任何损失,下次他又怎会积极动手呢?”
家长指令不清晰 小孩难以理解
当看到小孩做事拖泥带水,很多人会以为是他天性懒散,黄俊杰则表示因小孩对时间观念较差,如家长说“你一阵同我完成”、“尽快收拾好”、“5分钟内做好”,这些指令对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来说是非常含糊的概念:“小孩根本不明白甚么是一阵、快啲、5分钟,所以根本不知道应有甚么时候需完成工作,尤其当小孩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时,拖延行为便更易出现。”
1:给予缓冲的时间,例如“多玩5分钟后,我过来提醒你便去洗澡”。
2:提出有吸引力的方案,如“现在洗澡的话,稍后可再玩15分钟”。
3:表明不遵守的后果,如“现在不做,明天便取消玩耍时间”。
需体谅小孩生活经验有限
当指责小孩的同时,黄俊杰指父母应先反思自己的要求是否“超龄”,家长习惯以成人的沟通模式相处,很自然把常用的概念、指标套在小孩身上:“大人以为小孩听得懂,少有站回低角考虑小孩会遇上的难处。”他指出儿童的时间观念仍在发展,未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大人的要求,而且小孩的自我管理能力、专注力较弱,尤其是SEN小孩,大部份的情况并非小孩刻意不做,而且途中被其他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黄俊杰提出以五个改善拖延行为的建议,并提醒家长应给予耐性及时间小孩学习。
1:运用跳字计时器,让小孩具体地看到时间减少
2:放声思考—不要只简单说一句“收好玩具”,应详细地教导小孩收拾的步骤,例如玩具车要放进箱子、画具要收到抽屉,并鼓励孩子将指令说出口,作为自我提醒的方法。
3:家长或家佣切勿代为处理。
4:建立生活常规—教懂小孩每天时间有限,如因拖延未能按时完成功课,便会失去玩乐时间。
5:设定目标—写下待办事项和完成时间,完成时以剔号鼓励,这样的视觉提示,让小孩明确地看到哪些是已完成的工作,有助建立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