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晚期病人孤身上路 陈老太向善宁会求助终能与丈夫相依

撰文: 团子
出版:更新:

有人说: “生命是步向死亡的过程”。纵然每个人对生命各有诠释,但临终时总希望在至亲陪伴下,为生命划上完美句号。然而,疫情严峻,公立医院禁止家属探访,令许多晚期病人孤身上路,天人永隔,去者留者也背负遗憾。当中只有少数如陈伯伯,能在晚晴路上不孤单。
资料授权:善宁会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ospice Care

80多岁患有末期肝癌的陈伯伯,与患有心脏衰竭、须长期接受氧气治疗的陈老太,形影相随数十年。由于两人年迈多病,膝下无儿,又经常出入医院,需要他人照顾,故早年双双入住安老院,姪女成为他俩的至亲。

近年陈伯伯病情转差,需接受宁养纾缓治疗。然而,疫情紧张公立医院暂停探访,体弱的陈老太不但未能照顾陈伯伯,也担心未能陪他走完人生。因此,姪女向善宁会寻求纾缓治疗服务。

特别安排 早晚相依

“陈氏伉俪百病缠身,双方只有一个愿望‘即使最终在病床度过,也要并肩同行,一起面对死亡。’当时我们考虑到两人的情况及需要,继而作出特别安排。”善宁会营运总监暨赛马会善宁之家院长陈木光说。

位于沙田的赛马会善宁之家,设有30间独立套房,每间病房只设一张病床和沙发床,供病人和照顾者使用。由于陈伯伯的情况特殊,院舍特别安排两张病床,以便他们互相陪伴。

陈氏伉俪早晚相依,加上医护悉心照顾,陈伯伯的不适逐渐得到纾缓,心情亦变得安稳。每天早上10时及下午4时,陈老太便携同步履蹒跚的陈伯伯,到院舍的花园散步。不论是住院的病人、探病的家属或是院舍的员工,见二人俪影双双均大感欣慰,并给予掌声以示鼓励。

由于陈伯伯的情况特殊,院舍特别安排两张病床,以便他们互相陪伴。(相片获善宁会授权转载)

倒数生命

人间有爱,时间无情。陈伯伯的人生余下17天,身体机能严重衰退,他已不能起床到花园散步。临终前,他叮嘱陈老太要积极人生,好好活下去,不久便在亲友陪伴下平静地离开人世。从此,大家只能在回忆中,寻觅陈伯伯和陈老太在公园的身影。

随著陈老太身体渐趋稳定,不久她便出院返回安老院,实践陈伯伯遗愿,积极人生。陈木光说:“早前负责个案的善别辅导社工,到安老舍探访陈老太。她感恩入住赛马会善宁之家,与陈伯伯以爱相伴47天,共度人生最开心的时光,一起面对死亡,心中没遗憾。”

纵然恩爱逾恒,最终夫妻两人总有一人要先行离开。面对离别,悲伤油然而生,但生命总要往前走。陈伯伯的告别,陈老太选择信守承诺,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努力活著;这是爱的延续,也是对生命的回应。

面对离别,悲伤油然而生,但陈老太信守承诺,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相片获善宁会授权转载)

资料及相片获善宁会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ospice Care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