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幸存者惨遭截肢 无腿蛙王代国宏以生命教育激励无数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无数人身心灵创伤,甚至失去生命。由香港骨科医生发起的“站起来 StandTALL”人道计划,默默地帮助了逾200名大地震的截肢幸存者。《站起来——在重生的轨道上发光》一书辑录了15位截肢幸存者在经历不同的挣扎和苦难后,在各领域发光发亮的故事。以下分享由失去双腿,至屡获游泳奖项,被称“无腿蛙王”的代国宏的故事。代国宏用自身经历作为生命教育,以生命影响生命,激励他人,把伤痛变成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
失去双腿仍能发光发热 意志坚定迎来美满家庭
大自然的怒吼夺走了他的双腿,在生与死之间经历逾50次手术,重重奋战,承受非常人能忍的艰困苦痛,但是,这一切都未能击垮他的意志,灾难的磨砺,反而让他长出了一双坚硬的翅膀。
在香港“站起来”团队的鼓励下,他成为了游泳运动员,在水里不需轮椅或拐杖,凭借不屈的精神力量,他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方向。由零开始,短短6年间的运动员生涯,他取得9金、4银、3铜的骄人成绩。
遇见台湾生命教育家令他走上更精彩的人生,退役后全身投入生命教育的工作,以个人经历不断地实践、探索,激励了无数被各样问题囚困的人。他以实际行动证明,身体的残缺不会影响个人的优秀,成功向岳父岳母证明有决心和有能力照顾太太一世一生,迎来一个美满的家庭。
他就是“无腿蛙王”、生命教育家、美丽妻子的丈夫以及两子之父——代国宏。
同桌的嘱咐成为生命中不平凡的起点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就读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中二年级,作为班上的文艺委员,代国宏在课堂前带领着同学高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下午2时28分,灾难突然来临,课室墙壁裂开了大裂缝、天花板及预制板往下砸,掉下来的预制板紧紧夹着代国宏双腿,动弹不得。
汶川8级大地震后,北川中学的瓦砾中,一开始传来连绵不绝的哭喊声,然后是同学们互相鼓励的歌声,期待着救援。他们在黑暗苦痛中熬了一整夜,第二天,下雨了,呐喊和哭泣声愈见减少,压在代国宏身旁、已沉默良久的同桌,突然以微弱的声音告诉他,快坚持不住了,希望他帮忙做两件事:
“第一,出去后一定要找到我的爸爸妈妈,因为我特别想念他们;第二,完成你的梦想后,要记得帮我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桌的嘱咐成为了代国宏生命中不平凡的起点。
为了活下去,代国宏开始喝着瓦砾缝隙滴下的雨水,但仍然难解他的极度饥渴。为了支撑到最后一刻,他咬破手臂吸啜自己的血液。被掩埋接近50个小时后,已陷入半昏迷状态的他终于被救出。
获“站起来”团队鼓励 灾后首次坐起来
活了下来,却永远地失去了双腿。代国宏在截肢后接受了无数次手术,好几次命悬一线。第一次接触“站起来”团队,是2008年6月20日的早上,重庆医院的医生跟代国宏说,来自香港“站起来”的专家来了,要给他安装最好的义肢,代国宏当时十分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再次站起来。来自香港的陈启明教授(“站起来”计划发起人) 走到他的病床旁边,第一件事是鼓励意外后从来没有坐起来的他,要坐起来。
“当时我抓着病床两边的栏杆,出尽全力,全身的汗也冒了出来,终于成功坐了起来。”
迈进康复治疗道路 全面关注患者生活
进行了50多次手术,无数次的安装及调校义肢,一连串的职业治疗、物理治疗、身心健康辅导,由失去双腿至帮助他重新找到人生方向及目标,代国宏坦言,非常感谢香港“站起来” 团队的全方位照顾。
内地跟香港的灾后重建工作很不一样,内地是拯救了伤员出来,治好伤患后,伤员便得靠自己了。代国宏形容,经历多次手术后,对前路感到很迷惘,幸运的是,他获得香港专家们的全方位照顾,当中特别感谢来自香港的义肢矫形师何锦华,以及罗尚尉医生:
“香港的专家们,在做手术前已替你考虑未来的康复路:职业治疗、物理治疗、身心健康辅导,更会山长路远地跑到你老家视察沟通,协助设计伤员返家后需要的无障碍设施,对我的康复及未来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不满足康复进度 从此踏上游泳征途
截肢后身体慢慢复元,康复已有一定进度,但余下这一生该怎么过?代国宏在伤后大约4个月,获转介到香港政府拨款2.24亿元人民币于四川援建,位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内的“川港康复中心”,“站起来”的专家团队帮助他复健、治疗,何锦华帮助他设计、调校义肢。接受康复训练期间,代国宏不满足于自己的康复进度,问专家们有甚么方法有助更快复元,何锦华鼓励他游泳。就这样,代国宏踏上游泳征途。
从游泳找到自信心 刻苦训练终获奖牌
2009年2月,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前往康复中心选拔泳队队员,代国宏决定一试,两个月后接到获选新人培训训练通知,到云南集训,仰泳由50米再到100米,再达至能够靠自己游完一堂课,代国宏在泳池里找到了自信和方向。
“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在水里我可以不需要轮椅、不需要拐杖,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决定前进的方向和目的地!”短短一年多的艰苦游泳训练,由不断的敬陪末座,到成绩突飞猛进。
2010年,20岁的代国宏第二次参加于浙江绍兴举办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蛙泳赛事,他入水前紧张得不停发抖,入水后才平静下来全力向目标冲刺,再次露出水面那刻,惊觉自己夺得100米蛙泳金牌。他后来决定把这面从没有想过可能取得的金牌,献给了母校北川中学,作为对母校和对社会的回报,更借此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坚强勇敢面对真实的人生。
之后的6年职业游泳运动员生涯中,他多次打破残运会游泳纪录,一共取得9金、4银、3铜的亮丽成绩,被冠以“无腿蛙王”的称号。
运动训练负荷过大 需重做手术更换义肢
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对身体造成的负荷过大,2013年,代国宏因为截肢部位的骨头生长刺破肌肤,“站起来”的专家与内地医生沟通后,决定安排他到香港做一次手术以及更换新义肢,手术非常成功,至今也无需再做手术跟进。
认识到生命意义价值 明白心灵也要站起来
康复有数个阶段,使用义肢时可以像常人般站起来,对家人来说,有较好的心理安慰;然而,代国宏发现“高位截肢穿戴义肢”对生活造成极多不便,于是他毅然放弃义肢,只用上双手以及轮椅生活:
“不仅要身体站起来,我要正面面对失去双腿的事实,心灵也要站起来。”
生命中的幸运浪接浪,除了获得“站起来”团队的全面复健跟进治疗外,遇见台湾生命教育专家纪洁芳教授,亦令代国宏走上更精彩的人生。13年前,地震伤员们的一场培训课,纪洁芳让代国宏认识到不一样的生命意义价值——生命是多元 化的,生命中的不同经历,均有其特殊意义,双腿截肢的他,表面上好像没办法建立一个健全美满的家庭,但实际上,只要通过行动,努力成长,没有事情是不可能的。
对生活的感悟触动妻子 开展爱情路
2013年5月7日,临行来香港做手术前一晚,代国宏与教练及干妈聚餐,教练临时有事未能到场,因此干妈的女儿邀请了当天一起逛街,任职护士的好朋友苏思妙一同聚餐,希望让她认识这位失去双腿但坚持游泳的非凡男子;然而,迟到了半小时、红黑格子衬衫配上西瓜头发型的代国宏,给苏思妙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席间代国宏分享了他对甚么是幸福的生活感悟,深深地触动了她:
“幸福就是在不奢求任何东西的情况下,静静享受、珍惜着身边的一切。”
这次分享叫两人结缘,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来港治疗一个月,代国宏与苏思妙不断透过微信交流。术后的疼痛,在她的温暖鼓励下消散,代国宏意识到自己已忘不掉这位女子,决定以行动表达爱意,在香港买了100米长的卷轴,把和苏思妙聊天时的所思所想,整理成一首又一首的小情诗。这份充满爱意的非一般礼物,成功开展了两人的爱情路。
实际行动证明自身能力 坚定地迈向幸福道路
另一半是双腿截肢,走在一起会幸福吗?刚开始时,苏思妙的父母不同意他们交往,但代国宏以非常坚定的态度和行动,向他们证明他坚定地爱着思妙。思妙跟父母住在没有电梯大厦的七楼,放弃用义肢的他,每次都会用双手爬上102个台阶探望。他努力工作、演说、成为生命教育导师,以实际行动告诉未来岳父岳母,自己不比健全人差,会在经济上、能力上、责任上,给予思妙幸福。一年过去,在两人的坚持下,最终在2014年获得了思妙父母的祝福。
“我非常清楚,失去双腿后无论做甚么事一定会更困难,没有了腿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不能因而否定我的一切,我要向大家证明,只要我有足够的优秀、努力,我不会比任何人差。”
于赛后退役并求婚 成为两子之父
2015年9月18日,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赛事,成为了代国宏职业运动生涯最后一场比赛,他在赛后宣布退役,同时向苏思妙求婚,即场获她首肯,两人在镁光灯前相拥热吻。
两人在翌年领取结婚证,2017年举行婚礼,2019年大儿子“叮叮”代育徽出世,2020年小儿子“当当”代育懿出生,一家四口,组成美满的家庭,代国宏凭借坚毅的信念与努力,达成了常人认为的不可能。
“能够组成自己的家庭,是极大福分,我非常珍惜。跟孩子一起非常开心,孩子的未来有他们的世界、想法,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会专注他们的性格培养,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健康地面对不同的困难及挑战。”
分享自身经历 把伤痛变得有意义和价值
纪洁芳教授教会代国宏生命教育的意义,在她的鼓励下,代国宏整理自己的生命历程,罗列出当中的好,通过分享自身的体会及感悟,结合体验式活动,让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退役后,代国宏成为了生命教育导师,他在人生上半场专注于体育的经历,成为了演讲、培训、辅导的题材,亦为他带来稳定的收入,至今已在不同的公司企业、政府单位等,进行了逾300场演讲,他通过实际行动,为自己带来稳定收入,建立家庭,再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就像‘站起来’的工作般,帮助整个地区,为迷惘、失去方向的有需要人士,找出方向。”
以体验式辅导激励有需要人士
曾被代国宏激励的故事,数之不尽。2016年,一位备受抑郁躁狂困扰、任职互联网公司的30多岁男生向他寻求协助,代国宏让这位男生来一次体验之旅,他找来一张轮椅,着这位男生模拟两肢伤残,跟他生活一星期,甫一起床便要以轮椅为伴。
面对不能乘车、不能上落楼梯的简单基本生活情况,男生最初感到担心、害怕,代国宏在旁耐心教导他克服种种困难,每件看似简单的事情,突然变得异常不容易,如是者生活了数天,某一日,男生突然情绪爆发,大哭了一场,并告诉代国宏,他摆脱抑郁了,之后他们一起游泳,男生的生活恢复正常,两人更成为了好朋友。
“我的双腿也没有了,除了生、死之外,还有甚么问题是大问题?”代国宏说,他发现进行这样的体验式辅导,会让他们的生命起了很大变化,他强调,会在生命教育的路上坚持走下去:“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一辈子要去做的事情,我仅仅是没有了双腿而已,但我已完完全全接受自己没有双腿的事实。现在,我要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
代国宏目前于湖北的神农架残创中心任生命教育导师,帮助残疾人士实现就业创业梦、鼓励他们身、心皆要“站起来”;他亦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生命教育导师,以及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谨守当年承诺 把生命过得有意义
15年过去,代国宏紧记着当年在瓦砾中同桌嘱咐的两件事,一是跟已离世同学的家长保持联系:“他们已把我当成他们的孩子一样,能够从见面及言语中感觉到他们愈来愈好,我想这就是离开的同学们最希望看到的。”
其二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做有意义的事情——代国宏在各方面展现了自己的能力,组织了家庭。现在及未来,他都努力地进行生命教育:
“能走多远不是由腿决定的,而是由心决定的。我要把伤痛传递的某种信息,转换为某种能量,最终把伤痛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
点击即看“童SEN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