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父母去旅行】认识父母、积极沟通 八个必看的实用旅游建议
看完三个子女带母亲旅游的分享,除了有赞有弹,当有还有不少值得参考的经验,记者就着出发前计划、行排安排及行装准备三方面总结出8个实用建议。不论你是计划中,还是即将跟爸妈出发,不妨袋定以下8个建议,减少产生磨擦的机会。
大前题 重中之重!—定要对父母的个性有所觉悟
俗语说:“牛拖到北京还是牛”,长辈的性格并不会因为换到异地而水土不服有所改变,亦即在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磨擦,旅行途中亦会发生,如果你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以为“妈到异地好相处”?小心出事呢……除了性格,亦要对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喜好有所了解,从而预先调整心态配合。
出发前1:按长辈语言沟通能力选择目的地如果长辈除了母语外,便不谙其他语言,个性谨慎不爱探索,首次外游最好选择以华语为主的地方。在言语不能沟通的情况下,长辈会尤其不安,容易紧张大师上身,沿途问三问四引起子女烦燥,所以与旅游经验少的长辈自由行,华语地区、亚洲热门地点是较好的选择。
2:按能力计划行程长短袁智仁过往11年与妈妈一起踏足15个国家,大部份都是长线旅游,他认为如要去一些较远而需要坐长途机的国家,旅行的日子最好是一星期或以上,因为对于长者来说长时间的飞行旅程也是种折腾,因此在当地的旅游日子宜长一点。
延伸阅读:【带阿妈去旅行】母子成团11年 儿子袁智仁:我系妈妈惟一的导游
行程安排3:包车游览更舒适
虽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体验当地文化的好机会,但等车转车也会消耗体力,而包车游览舒适又方便。如预算和人数不多,可考虑数天行程中选择其中一、两天包车,一次过游览多个景点,其余日子便能安排得悠闲一点。
4:多人出游 按需要分头行事年纪大的父母不能长时间走路,但子女又想逛街购物,若二人单独出游,难免会牺牲其中一人的意愿。如能相约三五亲友同游,便可以安顿长辈在餐厅或酒店休息,年轻人多逛一会。不过记得要买电话卡、安排好联络方法,以免像胡恩般因迷路失联而发生“虾碌”事件。
延伸阅读:【带阿妈去旅行】女儿做导游三代同游泰国 妈妈大赞细心安排满分
5:以提议休息活动代替问“累不累”
有些父母的体力比较差,性格亦比较含蓄,不会把“很累”、“不行了”、“要休息”等话说出来,即使你直接问她累不累,也未必说出心底话。因此观察其步速及表情后,认为是需要休息的时候,可用以下方法尝试问对方,“要去Café坐低饮杯嘢?”、“要去买杯雪糕食吗?”等,提议一些稍作休息的活动,自然地带过累不累的问题。
行装准备6:衣物、药物—出游孖宝不可少在父母心中,子女总是放在第一位,出门前常会长气地问“衣服够不够?”、“有没有带肠胃药?”但关心子女时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就如Sttail妈妈在乘搭长途车时,忘了带晕车药而不适呕吐,错失了游尼斯湖的机会。当父母唠叨子女要记得带齐东西,子女不妨反问他们类似的问题,如“要不要带话梅?”、“颈巾带了吗?”等等,互相提醒。
延伸阅读:【带阿妈去旅行】同游英伦体验女儿旅游方式 从磨擦中了解对方
7:行李箱+背包组合 易于互相帮忙袁智仁与妈妈同游15个国家,妈妈喜欢用行李箱,喜欢其方便拉动,而他则会以背包为主。他建议二人成行的话,最好是行李箱及背包各一的组合,如二人也拉喼的话,走动时亦十分不便,如遇上父母体力不足之时,子女亦可随时替他们拿行李。
8:坦诚沟通 消除不满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旅途上如有任何不快,应尽快坦诚说出,如晚上就寝前来个“Family Talk”,检讨和反省各自的表现,及时除了不满,才不会心存介蒂。
最后,与父母一同外游时,要兼顾的事情比独游复杂得多,如你没有信心能安排周详,不妨考虑先参加旅行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