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专题】自闭症儿子现焦虑不愿上学 母辞工助克服解心结
面对焦虑症,教育心理学家罗婉萍表示家长应与小孩一起正面面对,而非逃避。吴太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及过度活跃及专注力不足(ADHD),在K3时出现焦虑症状,经常失眠又发恶梦。为了照顾儿子,吴太除了预早半年时间到将入读的小学参加活动,助儿子提早适应新环境外,她更索性辞掉工作,全职照顾儿子。
“我唔返学,个个老师都骂我!”吴太回忆儿子K3时经常发恶梦,从梦中哭着醒来,更不愿上学。初时儿子并不能说出抗拒学校的原因,她只能慢慢引导他:“我逐样逐样问惊乜野,当问到是否怕俾老师骂,他便马上点头,而且很大反应。”因为患有ADHD,儿子经常被老师投诉及责骂,渐渐便对学校产生恐惧,对自己的行为亦很大反应:“例如他不小心打破了杯子,会怕得躲在桌底边哭边说‘我不是故意的’,除了担心亦很心痛,只能抱着他来安慰。”
当时吴太并不认识焦虑症,面对儿子的问题只能自行找方法解决。在获派小学学位后,吴太便逢星期日带儿子到新校园参加崇拜团契活动,在导师的陪伴下玩游戏、看图书。“因为开心,所以爱上新学校,升小一后便没有抗拒上学。”
为了贴身照顾,吴太更辞掉工作。现时儿子每星期参加两次感统练习,亦正排期接受职业治疗,直至近月参加协康会的功课辅导班后,才认识焦虑症。“他在K3下半年时情况最严重,但当时我对焦虑症没有概念,学校亦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我们可以早些得到专业支援服务,儿子可能便不用受这么多苦。”
不应逃避 家长应正面面对罗婉萍指出,抗拒学校是焦虑症中常见的病症:“他们可能一见到校巴、校门便会呕,说‘肚仔有蝴蝶飞下飞下’。”她又指出这些症状会有频率地出现,如每逢默书测验、或派成绩当天便会发作,如长远来看影响生活各部分,便有需要接受治疗。
当小孩不愿上学时,罗婉萍强调家长不能一味满足他们的要求,以免小孩学懂以此作为逃避的方法。“父母可以早点带小孩回校,预留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作冷静缓冲。”
潜移默化,多说鼓励说话面对焦虑,罗婉萍建议逐步逐步击破:“例如小孩很怕蜜蜂,大人可以找一张卡通版的蜜蜂图片让他观看,第二步是换一张真实的图片,当他适应后,再找一只假的蜜蜂模型让他触模。”除了练习,分析及鼓励亦同样重要,家长在每晚睡前可与小孩讨论当天的情绪,然后说三件正面的事情,借此培养正面思想。
为协助受焦虑症困扰的自闭症小孩及其家长,协康会于5月将举行“有‘招’无虑家长会”,讲解焦虑症的诊断、特征,应对策略及认知行为治疗查询,有兴趣可循以下途径查询。日期:2017年5月26日时间:上午10时至11时30对象:小学或中学学生家长、教师、辅导人员费用:$50电话:2784 7799网址:aped.heepho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