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话自己“乖”原来信唔过?家长要咁问幼儿先会明
早前,有位朋友向笔者表示非常担心正就读幼稚园的儿子(Hayden)的学习情况。朋友印象中的Hayden非常“乖”,爱学习。下课后,朋友时不时也会问Hayden在幼稚园表现如何。“他总是说好,有时也会跟我分享学了什么,老师也没有投诉他表现不佳呢!”
【编按:作者为名校升学面试顾问邓家豪】
上网课“现形”?
停止面授课期间,朋友发现Hayden在家上网课时非但不回答老师提问,还忽然唱歌,跟她想像中Hayden上课的情况截然不同,令她非常诧异。笔者问朋友有没有为Hayden说明上网课时应当如何,朋友说:“我叫他要‘乖’,要专心,还告诉他如果‘乖’,课后和他一起玩动物角色扮演游戏。”笔者听后,觉得“乖”正是问题所在。
“乖”是什么?
“乖”没有统一标准或定义,甚至是一个“活”的概念,内里规范的行为经常更改。莫说学童无法清晰了解“乖”的标准,家长一样只能笼统地说明。“乖”是令亲子沟通产生误会的最常见“形容词”。
向学童精确地表达要求
当家长与年幼子女沟通时,应避免使用虚无或模凌两可的概念,其中包括家长以为“理所当然”的“常识”,例如“乖”、“专心”和“积极”等。家长应向子女说明“专心”上课要有哪些行为和避免哪些,若希望子女回答老师所问,应告诉子女“老师提问时,你懂就要回答,不懂要跟老师说不懂啊!”与幼年子女沟通时,家长用词要准确和直接,内容要简单。若指令涉及奖惩,家长更加要小心用词,随时令子女觉得家长出尔反尔。
年幼学童的世界没有成年人那样复杂的诸多“约定俗成”,除了避免表达时使用模糊不清的概念,也可以尝试用予明确指示代替提问。当家长想问年幼子女“返学乖唔乖呀?”之时,不如要他说一下幼稚园学了的生字或讲一个上课时听到的故事。
“现形”后的Hayden 变“乖”了
听完家长指示幼童时的“常犯错误”后,笔者的朋友清晰告诉Hayden上网课时不可以离开座位,老师批准前不可唱歌说话。朋友说:“Hayden现在‘乖’了很多,上课不再‘游魂’了!”
祝Hayden快高长大,尽快知道“游魂”是什么呢!
邓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训专业协会(HKAEEP)创会会长;慈善机构童理心(Kidpathy)创办人;御学轩教育集团董事;名校升学面试顾问。十四年间举办逾百场家长讲座,创下两千名高小学生成功考入传统名校的纪录。毕业于拔萃男书院,即将完成硕士课程,并计划攻读教育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