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确诊后脚板泛黄 妈妈忧药物影响肝脏 儿科医生咁解释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未退,很多小朋友亦告中招。有妈妈在社交平台群组表示,小朋友在确疹后康复,不过脚板皮肤泛黄,担心是曾服用退烧药和含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抗疫,肝脏未及分解或药物影响肝脏导致。儿科专科医生陈欣永表示,医生会按儿童的重量处方安全份量的药物,而儿童皮肤泛黄的因素很多,包括曾进食胡萝卜或南瓜等食物。

小朋友患病,父母必然相当紧张。有妈妈发帖询问,已确诊小朋友的脚掌皮肤泛黄,担心是服用含扑热息痛成分药物和退烧药后,影响其肝脏有关。而近日,亦有报导指有患者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后造成急性肝衰竭,令人更是忧心药物的副作用。

有确诊儿童的家长担心药物影响小朋友的肝脏。(Photo-ac)

儿科专科医生陈欣永表示,如服用过量的扑热息痛的确有机会引致肝衰竭,因此医生用药的份量会十分谨慎。一般而言,医生会按小朋友的体重处方药物的剂量,不会超过每天身体承受的份量,每公斤大约可承受10至15毫克的扑热息痛。他又提醒,不同药物的扑热息痛浓度不一,剂量不能一概而言,家长必须根据医生的指示为小朋友用药。

坊间含有扑热息痛成分的成药,普遍都有指引按岁数服用的剂量,不过只是一个概括的指引,“因为每个5岁小朋友体重都不一样”。陈医生指,万一小朋友服用过量的扑热息痛,的确有肝脏衰竭的风险,甚至需要换肝。不过,家长只要根据医生处方分量为小朋友服用,很少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如果家长仍有怀疑,并考虑为小朋友停药的话,陈医生建议家长可以先和医生讨论,甚至进行血液和尿液的检查,以判断进一步的治疗方向。

另外,不少家长或者会采用中药治疗或为小朋友调理身体,陈医生则不建议中药及西药同一时间服用,“始终西医不太清楚中药的成量,两者一起服用,在份量上和功效上不知道会否相冲或释出过量的毒素等”。

🔼🔼🔼过来人妈妈分享如何舒缓病征和不适👉🏻👉🏻👉🏻确诊妈妈分享在家抗疫经历 家人全部没感染 靠饮呢样纾缓喉痛⋯⋯👈🏻👈🏻👈🏻🔼🔼🔼

儿童皮肤泛黄的因素很多

而儿童的皮肤泛黄则属于一个主观的观察。如果家长想知道小朋友的肝脏是否出毛病,陈医生建议可以观察小朋友的眼白有没有泛黄、小便是否呈橙色,有齐以上征状应尽快到医院求医,有机会是肝炎或肝衰竭的情况。

另外,小朋友食用太多胡萝卜素,例如红萝卜、南瓜、蕃薯等,胡萝卜素有机会停留在皮肤上而呈偏黄的肤色,但并不会影响眼白和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