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分打一下!女儿考试99分妈妈“无奈”狠打她 教育方式遭热议
期末考发考券了,前阵子“少一分打一下?”引起全台六年级爸妈热议,其实考完后,爸妈的反应是孩子成长的绝对关键!
早前有位台湾小学四年级女童英文考了99分,却因与妈妈约定“少一分打一下”而挨了一巴掌。妈妈在社群平台《Threads》发文分享这段“纪律教养”故事,强调并非情绪失控,而是为了让孩子记得“不能因为题目简单就掉以轻心”。但这篇贴文一出,立刻掀起网络激辩 —— 有人赞许有原则,也有更多人质疑:这真的能教会孩子甚么吗?
网友炸锅:“这不是纪律,是恐惧管理”
不少网友在留言区直言难以接受这种教育方式:
.“打那一巴掌,其实是打在孩子的信任上”
.“你用99分定义错误,那孩子还能承认失败吗?”
.“到底要孩子记得错,还是记得痛?”
来自不同年龄层的网友,也分享自己的童年阴影与教育经验,有人坦言自己就是从“少一分打一下”中长大,如今面对考试仍有创伤;也有人说:“我再也不让我的孩子,用我曾经讨厌自己的方式长大。”
胡展诰心理师:你不是在教孩子谨慎,而是在教他恐惧犯错
心理师胡展诰一语道破关键盲点:
孩子不是因为懂得学习该谨慎才努力,而是怕再被打。
他指出,大脑会将“考试、英文、向父母坦承”这些行为,与“痛苦、羞愧、恐惧”建立连结。当孩子学会把错误等同于惩罚,他们未来可能选择隐瞒、不说实话,甚至逃避整个学习过程。
“打一下,不会让孩子更懂知识,只会让他不敢再说出实话。”
王姿允医师、草妈、大V生活:分数,不该是孩子价值的衡量尺
来自台湾的王姿允医师分享自己女儿曾考78分,却依然开心说“我觉得我考得很好”。她心疼表示:“别让那一两分,抹煞孩子学习的热情与自信。”
台湾亲子作家草妈则幽默又真实地说:“我女儿要是英文考99分,我真的会放鞭炮!”她反问:“爸妈自己的一生,也能每次都100分吗?”
台湾育儿创作者大V生活则写道:“分数至上的压力,其实也是父母的焦虑投射。孩子不是来帮你完成你没做到的事的。”
相关文章:“为考试而读书”只会累了孩子!3件事“学校不会教”但父母要懂
校长妈妈颜安秀:考完后,爸妈说的话,比成绩本身更关键
那么,如果不是“打一下”让孩子记住错误,我们可以怎么做?
著有《家庭里的素养课》(天下文化出版)、《教出自控力》是小学校长同时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颜安秀在她的Facebook专页提出一个温柔而实用的观点:“考完后,爸妈最该问的,不是成绩,而是这三句话:”
️第一句:“你今天最想跟我分享的,是哪一科的哪一题?”
这句话让孩子可以选择想谈的内容,也让对话从分数转向“感受”。那道做对的题目,或那题失误的选择,都是理解孩子内在状态的窗口。
第二句:“你觉得自己这次准备得最认真的地方是甚么?”
这不是在找错,而是帮孩子看见自己的努力与进步——即使考得不理想,也有值得被肯定的部分。这就是自我效能感的养成。
第三句:“这次考完,有甚么是你想下次调整的吗?”
这是一句柔性的引导,不要求当下回答,也允许孩子回去思考。“让孩子知道,错误是可以修正的,他不是被贴标签的人。”
孩子不是因为你盯着他才进步,而是因为你愿意听他说,他才敢往前走。
你想让孩子记得甚么?那一分,还是那份被理解的感觉?
那位“少一分打一下”的妈妈最后也在贴文中写下:“我也还在学习怎么当一个更平衡的妈妈。”我们相信,每一位妈妈,都在试着成为孩子最需要的那个人 —— 在爱里给予期待,也在错误时给予拥抱。
也许所谓的平衡,不是严格与温柔的比重计算,而是当孩子跌倒时,我们是不是还张开手,说:“没关系,我在。”因为孩子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分数,而是在爱里,可以出错的自由。
【延伸阅读,更多教育子女建议】
你也是这样?网民列典型亚洲父母4大特征 家长睇到有共鸣又心虚
教育|要孩子“享受学习”是说笑吗?搣甩5个心态改变将悄然而至
【本文获“妈妈宝宝”授权转载,原文:“少一分打一下?”掀全台爸妈热议!心理师点出关键盲点。发下考券后,爸妈更该问“这三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