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妈咪|余香凝订立时间表训练孩子自理 四招教子自律守家规

撰文: 阿言
出版:更新:

麻甩妈咪|由黄德斌、余香凝、MIRROR的邱傲然(Tiger)和陈瑞辉(Frankie)、COLLAR的沈贞巧(Gao)主演的MakerVille剧集《麻甩妈咪》正在热播。余香凝饰演爱家、关顾爱儿的妈妈,影集细节看到她训练孩子自理、自律,到底家长们可以如何偷师训练孩子守家规?

《麻甩妈咪》第一集当中,可以看到林升(王玮程饰)身后有图文并茂的作息时间表,不难看到有“准时小学”、“放学小休”、“执拾书包”等字眼。如果已完成该项的任务,就将旁边的“交叉”调转为“剔号”图卡。

影集当中亦看到林升执拾书包的过程,不过周𬀩程(余香凝饰)被丈夫发现帮孩子再度检查,这正正反映出父母担心子女的一幕,到底家长何时应放手让孩子自理?甚么时候才应该伸出援手?

作息时间表好处多 建立健康生活同时培养子多种能力

别看小作息时间表,只要作息项目清晰、时间合理,再按子女活动重要和紧急性排列序,有助孩子建立健康而均衡的生活作息。作为父母,如只单靠唠叨或催促孩子,不单令孩子失去机会练习执行能力或独立处事能力,更会令孩子反感,甚至破坏亲子关系。

1. 清晰时间表配备必带清单 提升自我检查能力

定制清晰时间表配合提示清单,再加以适当的管教方式,或者孩子自理、自律能力会渐渐提升,再不用家长多费心。孩子成长初期,家长可订立简单时间表训练子女对生活有简单概念,时间表可配置上学、休息、吃饭及睡眠等项目。另外,检查书包如加入必带清单,例如水壶、功课袋、笔袋等,顺带训练子女自我检查能力。

2. 与子女共同编订时间表 培养执行及计划能力

随著孩子渐渐长大,对生活作息有一定理解,家长可邀请小朋友共同编订时间表,尊重个人性格和喜好同时,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执行能力(自律、专注力、时间管理、计划优先排序、灵活变通)及理解能力等等。

作息时间表需多元化 同时教导孩子时间概念

时间表兼具体能活动、游戏、睡眠、家庭时间,细节如早午晚餐、课外活动、运动时间、检查功课时间等等,要清晰地标示任务名称。如小朋友已对时间有基本概念,可以试行标示上午、中午、下午或晚上时间,进一步加强时间观念。

1. 借用时间表让子女感受时间概念

家长可借时间表让子女感受时间概念,例如计时。就像游戏时间设定为5分钟后结束、30分钟绘画时间结束,当计时器响起后就结束活动并进行收拾,让孩子初步建立和习惯不同分钟时间的定义。

2. 让孩子熟悉时钟的运作

如有时钟配合,就可让孩子熟悉时钟的运作。如你只是告诉孩子早上7点起床、中午12点吃午餐,其实他们并未理解何谓上下午即是怎么样。如能提供时钟,让他们拨弄指针、调较到适当的位置,原来这样就是早上7点,自然理解时间单位及生活细节,对时间概念有进一步发展。

综合以上小贴士,订立时间表好处多,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同时培养自理、自律等行为,自自然然懂得守家规、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