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停课与自闭症儿子在家困兽斗 三孩妈妈:想找空间喘息

撰文: 邓焕仪
出版:更新:

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小朋友停课至今已逾三个月。这段日子不少家长均担心增加感染风险,减少与小孩子外出,变相与孩子留在家中“困兽斗”。对SEN(特殊学习需要)小朋友来说,长时间留在家中,难免影响情绪。之不过,育有自闭症孩子的三孩妈妈Josephine表示,孩子们留在家中,也有意外得著!
摄影:龚嘉盛

Josephine育有三名孩子,其中大儿子在2岁多时被评估为自闭症。

性格固执 容易出手

Josephine育有三名孩子,分别是9岁的大儿子、7岁半的小儿子及2岁10个月的女儿,其中大儿子在2岁多时被评估为自闭症。“他1岁半开始不太回应别人,又不懂说话,心知不妙,便排期评估。”她形容,儿子的性格固执,不懂表达自己。

“觉得𠮶样系佢要玩或做到嘅事,就一定要做到,把口会不断重复。而家佢开始对数字敏感,就同佢讲,‘每一样你想要嘅嘢,你讲3次就够。’”她补充,因为大儿子的第一语言是动作,亦令兄弟间不时有争执。“兄弟相差一年半,弟弟都会有妒忌心,成日争嘢。因为哥哥唔识讲嘢,表达方式唔好,容易出手,两个就会打架。”

+12

在家工作难集中

疫情下,任职幼稚园教师的Josephine与担任资讯科技工作的丈夫亦需要在家工作,难免受影响。“一边工作,一边睇佢哋做功课,好难集中到。我有时要开视像会议,又会一边叫你‘爸爸爸爸、妈妈妈妈’,妈到你晕!”她形容,最令人不耐烦时,是儿子一边唠叨,女儿一边尖叫,只好找空间喘息一下。“都系深呼吸,行一行出嚟。”

她表示,停课期间,孩子在家会打机、玩大富翁、煮饭仔,以及温书、做功课,坦言因为“停得太耐,喺屋企太无聊”,更为孩子添置不同玩具。她忆述,停课初期,孩子在家显得不适应。“初初唔使返学,情绪真系好差,啲脾气好犀利,控制唔到。外出发泄精力嘅机会少咗,愈困愈自闭。大仔一系就挂住打机,一系就要同爸爸去踩滑板。”她举例,如叫儿子做功课,他会“推三推四”,更指要“利诱”,不时给予适当奖励,好让孩子配合。

+13

失去自控能力

她认为,停课在家学习,会削弱孩子的自控能力。“平时返学除咗吸收课堂知识,其实都系学习遵守规则,控制自己,同时聆听别人说话,作出回应。而家学校所有嘢都系用电脑,例如zoom上堂、网上交功课、睇教学片。虽然我知道这个年代不可或缺(电子科技),但太单向,缺乏同人嘅互动。”

可幸的是,家里有三个孩子,这段时间多了相处,反令兄弟姊妹间的感情有所增长。“好彩有三个小朋友,仲有呢种互动。初初哥哥唔识讲嘢,只有细佬同妹妹一齐玩,佢自己玩。停课之后,调转谂,佢哋三个嘅相处系愈来愈好,哥哥多咗同佢哋两个讲嘢,语言能力都慢慢变好。”停课令孩子多了空余时间,Josephine透露,今年的母亲节将带同孩子与妈妈团聚,三代同堂,共享天伦。

注册心理学家程卫强(受访者提供)

运用区域概念

注册心理学家程卫强(Victor)指,家长在家工作,若家庭里没有其他照顾者帮忙,难免会令人分心及难以专注。他建议可利用时间区间和区域概念(zone concept)。“跟孩子说明,这房间是我工作的位置,另外是为小朋人和大人而设的家庭区域(family zone),小朋友会知道妈妈逗留在这个区域是在工作,不可打扰。家长工作一段时间,亦可进行小休,出去与他们进行亲子活动,如讲故事、亲子游戏,令小朋友习惯父母在家是会工作的。”

Victor表示,当小朋友在捣乱、不肯做网上功课,或行为不配合父母,父母要先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论是愤怒或是抑郁,如察觉不到,‘爆’了小朋友,甚至已体罚了他,结果已不能逆转,所以自我觉察是第一个需要的步骤。”

当觉察到负面情绪,第二步便是要懂得抽离。“抽离的意思可以是离开出现情绪的场所,或将小朋友移离现场环境,这个步骤都是很重要的。当然最好是家里有其他照顾者可以接力替补,尤其若父母双双在家工作,最好不要两个同时去照顾小朋友。因为当两个一齐发脾气,小朋友便会双倍受罪。若只有一个照顾者,也要抽离自己的岗位,如定时给自己5分钟的休息时间,洗个面、听首歌。”

安排私人时间

Victor续指,第三步便是安排自己的私人时间(me time)。“常见的状况是当小朋友睡著了,家长便很忙的去做家务或其他要事。私人时间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情绪也会有影响。”他建议家长协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作息时间,当小孩子午睡,或晚上睡著了,便抽5至15分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听音乐、做瑜伽、看电视,甚至一个舒服的浸浴,以照顾自己的情绪。

至于孩子停课在家,可如何消磨时间?“我强烈建议做一些简单的亲子运动,让他们可燃烧能量。网上也不时见类似的有趣影片,例如与父母与孩子斗快鸭仔跳,我也看到朋友把汽水排成两行,形成一条长路,父母与孩子斗快由起点爬到终点,这些都是极速短时间内放电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