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家人】低糖少盐陷阱 营养师教你睇营养标签免超标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预先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标签的数字有什么意思?何谓低糖低钠低脂?包装上标榜低糖低脂,是否就代表健康?营养师黄荣俊表示,查看营养标签前首先要知道健康食品的准则、每天营养摄取上限,再通过换算来评估是否合乎标准,不能被包装上的成份或宣传字眼而误导。

卡路里每日摄取量计算方法(千卡):体重(磅)x 15

每人的卡路里摄取量都不同,计算方法亦颇复杂,黄荣俊建议家长可以以上的简单算式,算出子女每天的摄取量。

资料来源:食物环境卫生署及食物安全中心。

就食环署及食物安全中心公布的指引,如每天的卡路里摄取上限为2000卡路里,那总脂肪、糖和钠的摄取上限分别为60克、50克及2000毫克。如子女体重是120磅,每日卡路里摄取量则为1800千卡,各营养素便可按比例调低,黄荣俊建议家长参考右图的数字。而标示在营养表上共有六项数字,他建议重点看总脂肪、糖和钠,因为总脂肪量包括了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而糖和钠亦较易超标。

资料来源:食物环境卫生署及食物安全中心。

成份表数字低不代表健康黄荣俊指出,许多家长会单看营养标签上的数字,以为数字低便等于健康,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引述政府所公布的健康食物选择方法,指出每100克(或毫克)计的总脂肪含量需不超过3克、糖不超过5克、钠不超过120毫克,才算得低脂、低糖、低钠,以一樽250毫升的钙思宝为例,每100毫升含有5克糖,便是低脂。

一樽500毫升的苹果绿茶每100毫升含糖5.8克,乘5倍后即有29克,饮一樽已超过每天摄取上限一半。

但是,符合了健康食物选择方法,却不等于食得健康;黄荣俊指出,即使家长刻意为子女选择低糖低钠食物,亦有可能超标。以钙思宝为例,虽然每100毫升只含有5克糖,但因每包有250毫升,乘2.5后相等于12.5克,已经占了每天摄取上限的4分1。而除了预先包装食物,还会在早午晚三餐时进食未有标示营养成份的食物,如只顾计算包装食物的营养成份含量,很容易便会超标。

标榜低糖也不等于健康?黄荣俊取出两樽千岛沙律酱和凯撒沙律酱为例,虽然前者每100毫升计的脂肪含量只有0.2克,后者更是零脂肪,但在钠一栏,却分别有1,030毫克及500毫克,超出低钠标准120毫克8.5倍及4倍,故这是一樽零脂肪但高钠的食物。

但是,亦不代表这些酱料不建议食用,黄荣俊提醒家长计算的时候亦不能忽略实际食用份量,这些酱料虽然高钠,但每次或只会使用一茶匙,即5毫克,换算下来钠的实际摄取仍低于标准。

香港中文大学食物及营养学哲学硕士黄荣俊

(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