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闹玩乐】玩乐闹哄哄有益 原来爸爸懂得输是关键|招隽宁

撰文: 招隽宁
出版:更新:

爸爸群组里有人问,可以如何与幼儿建立亲密关系?
日常亲身照顾孩子不失为好方法,但三十年来的科学证据持续显示,爸爸的亲子时光以玩乐为主。玩乐有助建立亲子关系,其中体能型态的“rough-and-tumble play”,更加可说是专属爸爸的玩乐风格。

玩打闹,不是打斗

“rough-and-tumble play”就是粗犷地动手动脚,玩打架,可译为“打闹玩乐”。

幼童喜欢打闹玩乐,它不是欺凌和打斗。打闹玩乐的过程里,孩子有玩有笑,攻守角色不时更换。玩乐是由主动邀请参与作为开始,结束后双方都感到彼此连系起来。

体能玩乐 按龄分阶段

爸爸轻轻地抱高婴儿,舞动四肢“做体操”,这些玩乐(在妈妈和婴儿眼中)已经粗犷有余。

在幼儿9个月至两岁,适合父子的还有与幼儿追逐和捉迷藏、玩乐意味较强的身体摇摆、旋转、拥抱和搔痒。

一直到小学阶段,打闹游戏将会愈玩愈起劲,玩摔跤、打翻滚动,过程让孩子获得兴奋和愉快的刺激。爸爸的角色一时是“上把”,一时是被追打的“下把”,角色不时与子女互换。

爸爸懂输流露父爱 增加幼儿信任

玩打斗很易变成真打斗吧?很暴力?不伤害关系吗?这问题关乎打闹玩乐的质素。

学者描述高质素的打闹玩乐,爸爸要专心一意地令幼儿享受过程。

“牛高马大”的爸爸不经意就给幼儿感到有难度。这是好的,难关挑战孩子的体能,只要能保持“好玩”──有创意和引发好奇──即使面对难关孩子也不轻言放弃。爸爸还可以如何保持“好玩”?

一个鲜为人知的秘诀,就是爸爸要刻意让幼儿“赢”。

屡试不果,人就会放弃。让幼儿“赢”除了维持玩乐的动力,学者认为“让赛”也增加了他对爸爸信任。

幼儿不单体会到“赢”的滋味,也能见识爸爸懂得输的温柔──力量较大的爸爸不是胜者全取,没有玩弄弱者。爸爸懂得应付输赢,在言语上亦能真心地欣赏子女付出的努力。

The father succeeds in…‘letting the child win,’…lets the child know that he/she can trust the father to manage the aggression between them and to enjoy the child’s attempts to win…

这样看来,高质素的打闹玩乐除了磨练身心,还流露著父爱,有成存子女成功的韧度。

研究:高质打闹玩乐反没养成攻击行为

爸爸懂得玩,益处比想像中还要多。分别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三位学者在2019年发表了一项爸爸“rough-and-tumble play”的研究,结论却是意想不到。

学者在三百多人的资料库中抽出25对父子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在幼儿2-4岁时,纪录他们与爸爸打闹玩乐的互动情形,再一直追踪孩子到10-11岁。

结果发现,爸爸在子女年幼时参与高质素的打闹玩乐,与孩子长大后较少攻击行为(low aggressive behaviour)相关。好处还不止于此,子女在少年阶段时的专注力、情绪调整、语言和认知能力,都比儿时没参与高质打闹玩乐的孩子更强。

短结

既然温室外的世界竞争严酷,没凡事顺利成功的保证,那爸爸何不先让还年幼的他多“赢”几次,注入温柔的记忆,让子女长大后仍隐约感受到爸爸的支持?

延仰阅读:

Anderson, S., StGeorge, J. & Roggman, L. (2019).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early father-child rough and tumble play: tool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48,889-915. doi: 10.1007/s10566-019-09513-9

作者简介:招隽宁(父职研究及培训经理)

作者组织网站:http://www.familyvalue.org.hk/rd.html

全职爸爸,认为世上没有爸爸是兼职的。好奇心重,钟意研究爸爸角色,希望有日揾到传说中的父能量。每天在好爸爸中心上班,并负责管理一个研究父职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