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灾、火警事出突然 “逃生包”必备14种物品|香港红十字会

撰文: 香港红十字会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经历了不同的灾难,如超强台风“天鸽”及“山竹”来袭、牛头角迷你仓火警、大埔车祸等,令大家意识到灾难随时随地都有机会发生。面对各种突发事故,我们又有否做好备灾准备,以便随时作出性命攸关的决定?

台风来袭,随时要准备逃生。(资料图片)

“避”灾?“备”灾!

虽然灾难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积极装备自己,一旦事故发生,除了有助自己脱离险境外,亦有能力向有需要人士伸出援手。以下的备灾三部曲及逃生包知识你一定要知!

小朋友参加香港红十字会的备灾活动,透过游戏和绘画学习有关逃生包的知识。(机构提供图片)

备灾三部曲

第一步:居安思危.了解风险及做好准备

时常保持防灾意识,为应对紧急情况,应该先了解风险,以作准备。时刻留意天气变化,无论在本地或海外,都应购买保险以防万一。香港红十字会网站有更多有关应对紧急情况的资讯。

第二步:制定应急计划

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应急计划,以便各位成员知道在紧急情况应该如何应对,以及了解家居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有可能会与家人失散,因此需要在事前确保每个人都清楚知道紧急集合地点及联络方法。

第三步:预备逃生包

发生灾难前便应预先将所需物资放于逃生包内,并放在一个容易提取及所有家人均知道的位置,以便逃生时取用。此外,建议每两年检查一次逃生包内物资是否齐全,并每六个月更换支装水及药物等会逾期的物资。

紧急情况发生时幼童可能会十分惊慌,父母可于内逃生包放置子女熟悉及喜爱的玩具,以舒缓幼童紧张情绪。(机构提供图片)

“逃生包”是什么?

“逃生包”的概念是当灾难发生后,一旦滞留家中或逃到另一个地方逗留,依靠逃生包内的物品或其他准备可以维持大约三天的基本生活。其实不少港人早已有“逃生包”的概念并且付诸行动,例如在台风来临前储备粮食,以供逗留家中时食用;常备急救物品,以便不时之需。然而我们更鼓励大家要准备一个像是旅行袋形式的“逃生包”,可以更灵活地应对突发事故。

为提升公众应对危难事故的知识,同时改善高危社群应对城市危难事故的能力,香港红十字会为不同社群及团体开办一系列备灾基础训练,透过讲座、工作坊或互动游戏介绍备灾的基本知识,包括香港常见灾害、逃生包、传染病、急救学原则和心理急救的基本概念。详情请按此

香港红十字会“备灾”流动应用程式

让你轻松掌握各种灾害及紧急情况资讯,助你提升应对危难事故的能力。

iOS版本:(按此)Android版本:(按此)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急救”流动应用程式

为你及时提供常见急救所需信息。通过视频、互动式测验和简单的各项建议令学习急救知识变得更简单。

iOS版本:(按此)Android版本:(按此)

香港红十字会简介

香港红十字会成立于1950年,属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全球超过190个国家的国际人道网络成员之一,致力带领社会上各阶层人士,身体力行实践人道精神,并透过四大范畴的工作,分别为紧急救援及备灾、社区健康服务及教育、人道参与及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及复康,为香港市民提供一个多元化的人道服务平台。详情请浏览 www.redcross.org.hk。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一家大小】家中常备逃生包 有备无患减损失”。​】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