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救】鲠喉吞饭有冇帮助?鲠骨又能如何处理?即学救命2招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小朋友活泼好动,稍为“睇漏眼”,随时发生意外!父母学到基本的急救方法,便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受伤的孩子,避免他们伤上加伤。《01亲子》一连5集,邀请了香港红十字会医护服务部急救训练经理为我们讲解孩子常见的意外,以及正确的急救知识,及时拯救孩子的性命!摄影:朱润富拍摄:缪钧堤剪接:林宛津

食粒状、丸状的食物,要小心呀!

小朋友最爱吃,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更是一刻也不想等待,立即放入口中品尝。一心急,意外就很易发生!小孩因为食物鲠塞喉咙,导致窒息的新闻时有发生,当孩子不慎鯸喉或是鲠骨,父母最重要是先冷静自己,再进行正确的急救方法!

当小朋友被异物鲠塞食道时,他们会感到呼吸困难、说不出话来,并会双手握住颈部他们想咳嗽,但又未必能够咳出来,身体亦会微微向前倾,企图把异物咳出来。父母从以上的征状,便能立即看出小朋友被异物鲠塞。

有人说,这情况需要吃一口饭,又或者吞一大口水,把异物强行吞下去。香港红十字会医护服务部急救训练经理戴颖娴(Barbara)说,绝不建议这种做法。“基本上已经有食物鲠塞在气管上,若再添加其他食物,再吃更多,只会更加阻塞他的气道。”她说。

小朋友鲠喉,会双手叉颈,呼吸困难。

她建议,父母第一时间可以先检查孩子的喉咙,看看能否看到鲠塞物,“如果看到,可鼓励小朋友咳嗽,尝试把鲠窒物咳出来”。假如真的不行,便要求专业救护人员协助,并于等待期间施行“拍背法”和“推腹法”。

学会救命2招

父母可以施行“拍背法”,尝试在小朋友背部的肩胛骨中间,大力拍打5下。

假如不成功,便可尝试“推腹法”,在小朋友的肚脐对上,以拳头向上和向入按压,希望增加小朋友腹腔内的压力,从而把异物吐出来。

父母宜不断梅花间竹地施行“拍背法”、“推腹法”,直至异物被吐出。

香港红十字会医护服务部急救训练经理戴颖娴(Barbara)

鲠骨VS鲠塞

Barbara解释,鲠骨和鲠塞是不同的处理,“小朋友鲠骨时,或会感到喉咙不适,但未必会引起呼吸困难,也未必有刺痛的感觉”。不过如果太久没有处理,受伤的部位或许会肿胀,有机会影响气道,导致呼吸困难。

“虽然鲠骨没有鲠塞的情况严重,但依然是需要处理。不过以上的‘拍背法’和‘推腹法’是没有用处的。”Barbara建议父母尽快送孩子到诊所,由医生进行检查,并用仪器把骨或刺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