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发指引容许教师说不知道 通识老师:反映该局立场
教育局昨日(20日)向学校及教师发出函件,内容《2019/20学年新推行的教育措施》及附录,当中在附录提及“教师可能不知道用什么字眼向学生解释社会当前的状况。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表示‘不知道’或‘自己也不理解’”。该节录在坊间引起极大回响,社交平台上有家长批评“会唔会不负责咗啲”、“对香港教育感到失望”、“教老师讲大话”,也有家长认为“不知道也是好答案”。有现职通识科教师表示,指引反映教育局只希望学生乖乖读书,认为该段指引有不足之处,但实际操作乃依赖学校及前线教师的专业判断。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20日)就支援学校迎接新学年进行的准备工作开记者会,表示社会气氛仍然紧张,认为学校要成为学生的“安全网”和“加油站”,免受校外的政治及其他因素干扰。同日,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学发出函件(附录),内容包括学校管理及校本应急计划、教师及学生情绪、校园欺凌、学生辅导,以及可能出现的罢课诉求等。
其中在〈附件一〉“关注教师及学生情绪”章节“(二)帮助学生疏导因面对社会纷争而产生的情绪”中,建议教师在支援学生时,可参考三个步骤,其中“提醒自己”的部分提及“教师可能不知道用什么字眼向学生解释社会当前的状况。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表示‘不知道’或‘自己也不理解’”;“教师不需要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为目前所发生的事情提供答案。”。
以上的指引在坊间引起极大回响,在不同的平台上疯传,有人认为是让老师回答“不知道”等同“教老师讲大话”,也有人认为此答案“不负责任”。不过,亦有人认为“不知道”能反映教师中立。
指引文件全文:(按此)
现职教师:指引在专业处理上有不足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协)副会长、现职通识科老师田方泽认为:“指引能反映教育局的想法,期望学生乖乖读书。”
指引内容包含学校处理罢课、学生情绪支援和校园欺凌等方面,这些建议都具有可行性,但实际的操作便需要视乎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决定。惟田老师坦言,对于过往教育局颁布的指引,对大部分学校也具有影响力,化作具体执行的措施。
对于指引内容提及教师面对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容许自己说不知道”,田老师则认为在专业处理上有不足之处,没有提及回答“不知道”后,教师应该要做什么,“用‘不知道’完结话题是不可能”。“不谈政治的议题,即使在科目的学习上,我们也不会只回答学生‘不知道’,我们之后会鼓励学生加以探索,进一步讨论。”他又说,准备充足的老师更会准备好不同立场的资料,鼓励学生以不同立场去讨论问题,老师协助梳理意见,再由学生作出判断。
他认为在9月开学之后,学生在校园中提出对社会状况的疑问,应是无可避免。指引虽有尝试提供支援的方法,惟他觉得只触及皮毛,不符合校园内的实际操作。
教育局发声明回应:断章取义,全属曲解
就有评论指教育局在开学指引建议老师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容许自己说“不知道”或“自己也不理解”,是公然呼吁老师说谎,避答争议性问题,教育局发言人于8月22日表示,有关说法断章取义,全属曲解。发言人表示,近月的社会事件或会影响学生及教师的情绪,而学生面对新学年的各项转变,亦可能会受到情绪困扰。教育局就此整合相关资源,就照顾教师及学生情绪方面提供指引,有关建议是该指引在帮助学生疏导情绪的其中一点。根据心理学家的专业意见,建议老师不需要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为目前所发生的事情提供答案,以免为自己增添压力,并应避免对未经证实的事情作揣测而引致不安。其他重点包括教师应先照顾自己,梳理自己的思绪,以及提醒自己以中立和客观的态度,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事件。发言人强调,该指引并非教学指引。教育局相信,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讨论争议性议题时,会考虑适合学生的学习发展阶段的方法,并采用多元化资料和从不同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理性和客观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和平、理性、互相尊重的方式表达意见。发言人呼吁个别团体或人士切勿把照顾情绪的指引故意曲解为教育局公然呼吁老师说谎,这样对照顾老师甚至学生的情绪完全没有建设性。